昆明市儿童医院恐怕是全昆明孩童哭闹声最多的地方,这里每天有上千名婴幼儿前来就诊;这里同时也是最让人屏息静气的地方,仪器的每一声滴答都让家长揪心。更为特殊的是医院的新生儿科,收治的都是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早产儿甚至超早产儿,由于是无陪护病房,除了治疗之外,吃喝拉撒睡都要由医护人员帮助完成。今天的《封面》故事,我们将到这里去看看有关新生的故事。
新生
黄林波是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这天,她和护士俞强波要到200公里以外的曲靖,接一名出生6天、仅有29周大的早产儿。
新生儿的病情往往在几分钟内就会发生变化,只有以最快速度赶回医院,孩子的生命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救护车一路疾驰。
孩子被安排到赵朋娜医生所在的治疗组。婴儿一般38周到40周出生,体重在2.5到4公斤,而这个小宝宝只有29周大,体重不过1.3公斤,护士抱他到暖箱时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弄伤孩子。
昆明市儿童医院医生 赵朋娜:“对于新生儿危重管理有一个评分,低危、中危、高危,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就在高危组,他就是一个高危的新生儿。”
目前,临床用药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闭合率约为60%—75%,治疗成功率取决于用药的时机,药量的多少。但是,用药也有引发孩子胃出血的风险。查看孩子各项检查数据,权衡利弊后,赵朋娜给孩子用了药。
赵朋娜:“儿科是一个哑巴医学,他不会说也不会叫,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疾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吃、不闹、不动,所以你不能一来就判断他到底是头有问题、胸有问题、还是腹有问题,没有办法确定。”
只有通过每天细致的查体、监护,才能从细微末节的变化里把握孩子的病情走向,用药的头几天,孩子的胃肠道状况是关注重点。
入院第五天,孩子的各项生命体征参数显示,肺部正积极发育,医生决定将孩子的有创呼吸机撤为无创呼吸机。
赵朋娜:“现在对他来说没有造成血流动力的改变,后续3-6个月,动态复查看他关闭的情况就可以了。”
由有创呼吸机撤为无创呼吸机,孩子向健康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只有建立喂养,各项生长指标达到标准才能算脱离危险。
赵朋娜:“每一个孩子,在他身上,就是从头到尾我都要去查一遍的。”
6月19日,孩子出院了。
新生
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门口,每天都会有很多家长,他们有的在经历了有惊无险后接到出院的孩子,也有的反复入院,情况令人揪心。
孩子妈妈:“上次来住院灌肠后情况是好转,我们就想着带回去领着,领回去才一晚上情况又不好了。”
这是孩子第二次住院,距离上次出院仅有3天。1个月前,她的孩子刚出生两天,因为持续腹胀从泸西转院到昆明市儿童医院。
检查显示,孩子的乙状结肠出现了巨结肠症病状,这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病,医生先通过灌肠通便等辅助治疗缓解病症,等孩子年龄大一点,再用手术治疗解决腹胀的问题。
昆明市儿童医院医生 李传新:“孩子不单是腹胀的情况有加重,另外各项指标,验血的指标、包括B超检查,还是有指向性,说明这个孩子肚子里面情况不太好,必须要剖腹探查。”
但手术前孩子突然出现过敏症状。
李传新:“要把他的呼吸循环感染要控制到相对最底线的水平才能做手术,因为手术本身在起到治疗作用之前,它就是一个创伤,包括麻醉,有的孩子在感染很重的情况下,麻醉一打,呼吸心跳就停了,还不等做手术。”
麻醉医生也要考虑,手术中万一出现大出血,怎样保障孩子的生命体征平稳。
昆明市儿童医院麻醉医生 邱昢:“比如说儿童出现了一个大出血,从开始大出血到可能心跳停,打个比方,如果成人能给我们15-20分钟,可能小孩只有3-5分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麻醉医生保持高度警觉的状态,随时关注这个小孩目前他整个生理状况是怎么样的。”
为了在手术中让维持生命体征的必要药品最快发挥作用,医生先要给孩子实施静脉中心置管。将导管放置到大静脉中,以便能大量、快速地进行静脉输液,急救时维持血压稳定。孩子的血管本来就比较细小,患病后更是难以找到,穿刺过程全凭医生的丰富经验。
李传新:“腹腔里面大量的脓性液体、脓苔附着,理了肠子以后,最后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部的那个地方找到了穿孔点。这个孩子考虑是巨结肠,巨结肠它是一个先天性的疾病,是发育过程中肠神经节细胞发育缺如导致的。”
巨结肠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但是,医生并没有切除患病部位。
李传新:“巨结肠根治术,这个手术是一个四级手术,新生儿期尽量避免孩子经历这样的大手术,而且手术对于确定没有神经节细胞的肠段发育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建议到三个月,再来做巨结肠的根治术。巨结肠的肠段发育更典型后,再来进行这个手术,会让手术的成功率更高,术后的并发症降到最低。”
这一阶段只能通过肠造瘘,解决孩子腹胀的问题。
新生
每天,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患儿都在100多名,不论住院时间长短,病情轻重,医生都要像对待新入院的孩子一样给他们查体,掌握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赵朋娜:“每一个孩子我们必须都要去看,都要听心肺的查体,你是从头到尾都要看。对于我们管床医生来说,我们就当自己的孩子在管理。”
医护对话家属:“什么时候来复查我会告诉你的,在出院证上医生都有写的。给你看看他身上这些,皮肤就是照了光会有一点点疹子,散散就会好的,慢慢的到一个星期它会消了。比上次来的时候应该是精神多了。现在吃奶好的,是的,精神多了,少量多次地喂,他还是能吃完的,回去多注意一点就可以了。”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这些幼小的生命就和病魔搏斗了一番。在医护人员的救治和呵护下,他们成功闯过了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黄疸关……今后的人生中他们还会经历挫折与困难,也会得到更多呵护茁壮成长。
想了解
节目更多细节
敬请关注
《封面》栏目
我们为您详尽讲述
《新生》
11月3日18:25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封面》播出
敬请收看
1
8
:
2
5
:
0
0
记者:陈婷
摄像:杨纪星 金继坚 朱虹光 刀思扬 成钢
主持人:陈舒
配音:陈舒
后期:熊震荣
终审:周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