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志严于律己,举世皆知。他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但我们发现,他也曾破例题词。这里仅举出4例。
01:题写"清正廉明"
1989年8月,在日本友人的一再要求下,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同志为上海与大阪结成友好城市15周年举办的书法交流题写了"清正廉明",还写上"录以自勉",足见清正廉明四字在他心中的分量:为官清正廉洁,为人正大光明,既自勉,也励人。
2001年朱同志在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时,面对5000清华师生,说:"……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2002年朱同志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面对全世界的新闻媒体说出这样的话语:"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在老百姓的眼中,朱同志是一位清正廉明,威望很高,仰不愧天,俯不愧民的好总理。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对朱镕基的评价是:"清官,腐败分子的阎王爷。"
将"清正廉明"写在纸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朱同志是言行一致的楷模,字如其人。
02:为《焦点访谈》栏目题词
1998年10月7日下午,朱同志到中央电视台视察。
白岩松在《中国青年》上撰文透露:当时,对于朱总理能不能给我们题字,我们没抱太大希望,因为知道,朱总理哪儿都不题字。
朱同志说了很多鼓舞人心的话。他说:"《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我不敢说是最热情的观众,至少也是很热情的观众;既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同时也是义务宣传者。我在各种场合都宣传《焦点访谈》,尽管你们也没有给我推销费…"
朱同志说:"《焦点访谈》以其良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舆论监督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反映群众看到希望。因此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都要支持舆论监督。"在后来和记者、编导的座谈会上,他还说:"我也接受你们的监督。"赢得大家的一片掌声。
那天的题词,是敬一丹代表全体编辑、记者向朱同志提出请求的。"总理,您能给我们留下几句话吗?"朱同志没有犹豫就拿起笔来写了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朱同志写完后笑着对大家说,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是昨天晚上想了一个晚上,以至于血压都升高了。座谈会中朱同志说了很多精彩的话语,其中一句尤其令人难忘:"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
朱同志非常关注《焦点访谈》的播出,连外出视察工作时也不忘观看。1998年10月20日晚,朱同志在广西北海市迎宾馆就餐。突然之间,他面沉如铁,停箸不食。当时正是《焦点访谈》播出时间,正在播放山西运城地区水利渗灌工程弄虚作假案。看罢该案,朱同志沉默不言,夫人劳安劝他多吃一点,他将饭碗一推,低声说道:不吃了!可见其爱之深、恨之切啊!
舆论监督是监督和制约权力的锐利武器,威力是不小的。不少腐败分子"不怕上告,只怕见报"。高层领导人支持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朱同志为《焦点访谈》的题词,无疑是给了新闻媒体"尚方宝剑"。
03:题写片名《相伴永远》
2000年5月22日,中央召开了纪念李富春、蔡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朱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并作了讲话。最后,朱同志脱开稿子动情地说:"我1952年11月份到国家计委,因为工作关系,我当时能够见到富春同志,能够参加高层会议……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确实感到如饥似渴向老同志学习啊……我当时确实是充满了对富春同志的敬仰,我始终把富春同志作为我的前辈、我的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说到这里,外刚内柔的朱镕基哽咽了,场面异常感人。
一直沉浸在已逝岁月里的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心里怦然一动:能不能请总理为父母的电影题个片名呢?会议结束时,她对朱同志说:"朱总理,我非常感谢您刚才的一番讲话,父亲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的。我有个请求,想请朱总理为我父母的电影题写片名,好不好?"
朱同志点头答应了:"好,你们电影叫什么名字?"
"相伴永远。这是电影资料,现在在拍摄。"李特特说着将一个大信袋交给了朱镕基。
当天晚上,朱同志的秘书就给李特特回了电话:"总理从不题写片名,但由于对两位老人的深厚感情,这次破例。但不能署名。如果同意,他会尽快题写的。"
一个多月后,一幅苍劲有力的题字送到了李特特的手里,还附了亲笔短信:"李特特同志遵嘱草书两幅,请予选用,书法拙劣,贻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镕基七月十七日。"
于是,第一部朱同志题写片名《相伴永远》的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04:题写"不做假帐"
2002年11月19日,朱同志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演讲时透露,由于字写得不好,很少题词,但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4个字:"不做假帐"。他说:"我希望每一个中国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永远都要牢记这4个大字!"而且这4个字他写了两次:
2001年4月16日,朱同志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的校训是"不做假帐";同年10月29日,朱同志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题字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
"不做假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惜墨如金"的朱同志的笔下,可见他对做假帐是极为关注的。朱同志把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做假帐,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称作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指出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帐分不开。"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文化,一个没有信用文化的国家怎么能建立市场经济呢?"他指出,真实而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国有企业改革要获得成功,必须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强化法制,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特别是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朱镕基明确要求,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财务主管,都必须到国家会计学院接受培训,达到合格要求才能上岗。
可以断言:朱同志的"破戒"题词,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被人遗忘。恰恰相反,时间越悠久越能显示朱同志力透纸背的人格魅力,时间越悠久越能显示4次破例题词具有的历史意义和史学价值。
-- END --
友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