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他们有的直面挑战,冲击科技前沿;有的扎根基层,守护群众健康;有的一丝不苟,服务生产一线;还有的在获奖之后,继续踏上创新征程……他们的青春,因创新而更加闪耀。“敢闯会创,强国有我”专栏,今天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张旺的故事——
跟教育小微一起来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张旺的讲述——
我叫张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大赛和“红旅”让我坚定了扎根乡村的信念,国赛的领奖台让我们的项目“小满良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大赛在创新创业各个环节的培育。在课堂上,我们通过母校组织的创新课程,了解了创业架构和股份规划。在延安老区,我们通过“红旅”活动对接上下游产业链,让我们项目可以扎根乡村。在赛场上,评委老师帮我们答疑解惑。在赛场外,我们大赛项目之间还可以互相合作、交流学习。
这些年,我们扎根乡村创新实践,从分不清苹果嘎拉的“二后生”,成长为能修大棚能建羊圈的张师傅、李师傅。从弄不清工商税务五险一金,到公司获得高新认证拥有上百个知识产权。从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现在成家立业,带着几十个员工、上百个家庭农场一起发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小满良仓,就像庄稼一样,在大赛的培育下,一步步茁壮成长。现在,我们也在让作物的种子,在我们农户的土地里,在合作的家庭农场里,在周边新建的大棚里生根发芽。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让这些小小的种子,努力汲取大地的养分,最后以一个成熟饱满的成果,来回报农民辛苦的汗水。参与大赛这些年,看着我们在课堂里的知识笔记,一步步变成了田野里实践的论文,真的是感慨万分。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我非常激动。总书记在信中肯定了我们在大赛中的成绩,鼓励我们在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以创新为源泉,发展科技,互通中外,为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总书记在2017年给大赛的第一封回信中,勉励我们扎根祖国大地,书写华彩篇章,让我们坚定了扎根乡村振兴乡村的使命与方向。在今年的第二封回信中,强调以创新为源泉,用科技促发展,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知到发展农业产业的方法和路径。
在乡村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参与到一些乡村青年创新创业的帮扶活动。通过交流互动,我们接触到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乡村青年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到,青年人可以给乡村带来非常多的活力和动力。但也遇到很多问题,由于乡村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复杂。很多青年创业初期,只在一个点上发力很难有实际成效。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去闯去创,才能让乡亲们共同富裕起来。国家有不少针对青年的支持政策,但到具体执行层面,我们没有清晰的渠道去了解政策详情。支持政策的一些硬性门槛和落地周期,也不是很适应青年项目的实际情况,导致很多支持政策“看得见,摸不着”。项目的实际开展中,我们缺少跨学科跨专业的支持。比如我们帮农户建设物联网智慧大棚,为了对比验证,需要检测土壤情况、设计专业的种植实验,但是我们不是农业院校,相关的检测检验、实验设计并不擅长,以我们学生的身份很难去别的院校申请到相关的支持。今年,我们开始把很多青年小伙伴聚在一起,在同一个村进行整村创新发展,更高效地和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沟通协调,项目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有的老乡就说公司里有CEO、CTO,我们就是村里的村EO、村TO。
在此,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为乡村创业青年组织一些帮助他们创新项目落地的载体,比如青创党支部、大创书院,通过这些载体引导大家互相合作,统一协调外部资源,帮大家对接政府帮扶政策,让青年项目在乡村更好地扎根发芽。另一个是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可以通过高校进行对接和辐射,由高校牵头为校外的大创项目提供支持。校内的实验资源、智库资源可以向毕业生项目、外校项目、跨专业项目开放合作渠道,让校园的创新氛围延展到田间地头。
未来,从大赛走出来的“小满良仓”,会继续以农业为核心,把创新和科技作为我们的核心动力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会继续发挥优势,与更多青年项目合作,共同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把小满时节的蓄势待发,变成收获时节的硕果满仓。用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效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设计 | 旭柠
更多教育信息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下载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