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开幕。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人参会,旨在通过会、赛、展等多种形式为世界职业教育搭建起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的报道——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多人参会
本届大会以“创新赋能未来 技能塑造人生”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部长级圆桌会议、平行会议等多个环节,参会外宾600余名,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副州长 奥伊别克·哈姆拉耶夫:大会的主题非常务实,技能教育、创新。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这是合作的重要方向。乌兹别克斯坦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我们未来将继续和中国发展在这方面的合作,学习中国的先进经验。
大会的配套活动还包括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设立职业教育专题展等。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彭斌柏:这次大会就是要创设更具韧性的世界职业教育交流舞台,汇聚全球职业教育的智慧和力量,展示各国职业教育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达成职业教育发展共识,推进全球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展示职业教育最新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专门设立职业教育专题展,6000平方米的展区内,既有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也有AI技术、未来工厂等新业态,它们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和助力。21日下午,专题展正式开展,一起看看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何最新探索。
走进职业教育专题展,这个充满太空元素的展台格外引人瞩目,火星车、火箭发动机、神舟飞船返回舱等重大装备纷纷亮相,参展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些大国重器与大国工匠的故事,还能亲身体验职业院校学生最新的实训课程。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我刚刚体验了一下C919大飞机模拟器,这个模拟器现在已经走进了若干所职业院校,成为教学实训的设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航空产业的人才需求。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首颗由职业院校师生牵头研制的科普卫星,2024年1月17日这颗卫星搭乘天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11月16日被成功释放,进入预定轨道。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校长 周庆礼:今天我们也带来了卫星拍摄的第一张图片。我们有一个卫星通信导航技术专业,也是全国职业院校第一批开设的专业。这颗卫星不仅是我们产教融合的一个作品产品,也是我们为了推动航天事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载体。
据介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与数家航空航天企业、机构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基地,从人才培养到科研开发,再到技术服务,共建航空航天高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圈。
展览现场还展出了许多职业教育助力解决高端装备卡脖子问题的展品。眼前这个大型装备叫超高扬程大功率LNG增压泵,它主要用于天然气的运输和液态转化,是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与企业合作研发,成功实现了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长 贺星岳:进口的话,我们需要1000多万元,国产化替代之后500多万元就够了,性能跟国外进口的设备是相当的。我们职业院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在工艺上给它进行改进,能够确保叶轮加工的精度以及整体设计。同时,有些学生参与到研发过程之中,掌握了这种关键零部件加工的工艺,极大提升了学生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就业竞争力,也为将来成为大国工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助力非遗技艺
焕发新活力
在职业教育专题展上,还专门设立了展现中国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文明展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宾朋。大家在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它们走入职业院校后焕发的蓬勃活力。
非遗传承文明展区集中展示了我国刺绣、古籍修复等几十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而这些展品大都是出自职业院校学生之手,在现场做展示的也主要是来自各职业院校的学生。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学生 郭萌番:我现在做的是国家级非遗漆艺。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觉得需要通过我的双手去传承这项技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深挖当地优势特色,聘请非遗传人和传承技师,将非遗技艺引入课堂,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承这些传统技艺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这些非遗技艺的创新开发利用。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熊智:我们学校一直在探索数字化与非遗之间的一个联系,将传统的苗绣纹样进行数字化采集,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鲜活地看到原始的苗绣图案的针距以及线迹,还可以通过平台里面的数据资源,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的非遗元素产品设计。例如这件小布偶就是学生利用了蜡染扎染以及苗绣的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产品。
此外,记者在现场发现,像苗绣做成的鼠标垫,景泰蓝沙画制成的茶具等等,很多展品同时也是商品,它们就出自职业院校的产业学院、产业工坊等。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王志凤:我们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是以企业的国家级的非遗传承大师,加上我们学校的专任教师、学业导师一起共同来培养,将工程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充分融合。我们的产品不仅有企业的设计元素,也有现代年轻学生时尚的设计理念,所以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目前我们还实现了很多的社会上的订单式的培养,学院2017年成立截止到2024年,我们产业学院已经培养了有300多名的学生。
记者 | 高晨源、李墨白、陈庆滨、孙强、王晓沛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转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微信号
聚焦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
更多教育信息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下载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