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麦湾琐憶
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地方,一些记忆,日久了便是一处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情感的所在
留住乡愁,是对家乡土地深深的眷恋,更是春日里绽放野花的芬芳,是夏日里麦浪翻滚的清香,是秋日里果实累累的甘甜,是冬日里炊烟袅袅的温暖。
锁好童憶,是珍藏那些无忧无虑的纯真时光,在小巷里,回荡着儿时的欢笑;在池塘边,留下了捉泥鳅的足迹;在老树下,听长辈讲故事的温馨场景。
传承民风,是守护麦湾的精神家园,是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是节日里的热闹庆典,是长辈们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
《麦湾琐憶》不仅仅是一本书、一篇文章,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他乡的桥梁,它让乡愁有了寄托,童憶有了归宿,民风有了传承。在新时代,他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唤醒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对美好的向往。
【灵悟篇·史国栋作品·文化甘肃】
《《禅茶一味》/史国栋(甘肃武山)
《禅茶一味》
文/史国栋
唐朝时候,有个善会和尚从师于华亭禅师。
一日,师父对善会说:“你跟我多年,如今道行圆满,出外传道去吧!”
善会问:“但不知道何处是归宿之地?”
师父唱出了两句偈语:“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
善会拜别师父,径直往南方而来。
公元870年仲春,善会云游到夹山,见此地林丰水秀,白猿抱子戏于青樟间,飞鸟衔花投于碧泉中。善会见状大喜,这不正是师父偈语中的境界吗?于是,他便留下来开山建寺。
寺庙建成,善会便潜心于讲禅说法品茶之中。他住持夹山之际,正是禅雨茶风盛行之时,而在静坐静虑中,要想免疲解困,提神益思,夹山的茶,加上山门前碧岩泉那一泓泉水,成就了善会,让他在好茶好水的浸淫中悟出禅与茶同为一味的真谛,据考证,这就是“禅茶一味”的缘起。
善会身后二百多年,一位大德高僧来到夹山,接过禅茶文化的火炬并将其发扬光大,他就是被宋微宗、宋高宗两代皇帝赐封法号的圆悟克勤。
圆悟克勤对开山祖师善会的“禅茶一味”情有独钟,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思辨和品茶的奥妙,他常常将茶饮余兴挥笔书写:“禅茶一味...”
在他的心里,“禅茶一味”,说苦非苦,说甜非甜,人生五味,尽在其中。后来,他撰写的《碧岩录》一书成为后世禅宗北子的必诵之书,也成为现代日本禅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更成为国际禅学界“碧岩禅”学派的精神支柱。
十五世纪初,圆悟克勤的墨宝“禅茶一味”传到当今中日家喻户晓的“一休”手中后,再传给其爱弟珠光研习。珠光将墨宝挂在自己茶室,终日常怀禅意,面壁而思,终于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他也因此被尊为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
禅茶一味是中国佛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两者修行方法一致,是对茶与禅内理的精辟概括。禅学主张于“净心自悟”之中求得对世俗尘念的超越,饮茶在纯雅清淡之中,通过“隽永平和”完成自我性情的升华。茶用来解渴、消暑、去疲、提神,而禅通过静悟来洗心。
禅茶一味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哲学,它让佛学回归民间,走向生活,走回现实。还禅于本,还禅于民,是禅的哲理与茶的意境完美结合,茶承禅意,禅存茶中。
2024年10月25日
如何投稿 ✦
麦湾琐憶
投稿邮箱:546926004@qq.com或微信:wsw13830828882
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学生作文,书法绘画,摄影民间传说,非遗等均在征稿之列。
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联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敬请将您的所感所悟,所知所想,用艺术的语言,真实的拍摄,灵巧的双手展示您的正能量爱好和信仰,超越自我,摆渡自己也摆渡别人;
巜麦湾琐憶》欢迎您,让我们携手同行;欢迎关注,欢迎投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