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邓婕、欧阳奋强等重聚深圳,共同演绎《我爱桃花》话剧,再度掀起的87版《红楼梦》的“考古热”。
这场话剧的再现,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一次艺术创新的尝试。
尤其是对于刚刚重温《红楼梦》的他们来说,能够亲眼目睹老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此外,还有一系列讲座和《红楼梦》电视剧展播活动,为“红楼迷”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三十七载岁月流转,87版《红楼梦》的魅力不减。
它如同一颗永不褪色的宝石,镶嵌在观众的心中,被誉为无法超越的电视艺术巅峰。
这部作品的经典地位,与其背后的三个关键因素紧密相连,它们共同铸就了这部传世之作。
首先,电视投资的雄厚和剧本的精心打磨,为《红楼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79年,王扶林,一位年近五旬的电视人,受命前往英国BBC电视台学习。
在那里,他目睹了西方世界,如何将文学名著转化为影视作品,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
中国的文学宝藏同样丰富,为何不能让它们在电视屏幕上绽放光彩?
归国后,王扶林将这一想法转化为行动,提议将《红楼梦》搬上电视屏幕。
他的提议,得到了领导层的支持,以及红学界学者的积极响应。
《红楼梦》的影视化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共同投资策划。
为了确保改编的成功,1981年底,一场关于《红楼梦》影视化的大会召开,汇聚了红学专家和影视人才。
经过三个月的深入讨论,1982年,《红楼梦》筹备组成立。
剧本的编写过程,更是精益求精,历经两年两个月,数易其稿,最终成就了一个完美的剧本。
其次,全剧组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是《红楼梦》成为经典的另一关键。
在剧本打磨的同时,选角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王扶林导演坚持从原著出发,大胆启用新人,这一决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然而,他的坚持最终证明是正确的。
经过全国范围内的选拔,153位主创团队脱颖而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共同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
为了提升演员的表现,王扶林在圆明园和八大处举办了学习班,深入研究《红楼梦》原著,学习传统文化。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如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成为后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
最后,配乐的恰当和服装的丰富,为《红楼梦》增添了艺术魅力。
1984年,王立平受邀为电视剧创作音乐。
他耗时四年,创作了《葬花吟》等经典曲目,这些音乐成为了电视剧的灵魂。
同时,87版《红楼梦》的服装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700套,每一套都是对那个时代的一次精致复刻。
现在回想,我们不禁反思,在当今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的时代,又有多少作品能够像87版《红楼梦》那样:
用两年多的时间精心打磨剧本,四年多的时间孕育音乐,2700套服装的精致呈现?
这份匠心独运,是对经典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后来者的深刻启示。
愿今天的电视剧制作,能够不忘初心,用心雕琢,即使不能复制经典,也至少不负观众的期待。
每个角色背后,都是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让我们期待,更多关于《红楼梦》幕后故事的揭晓吧!
“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若对纸质原著书感兴趣,可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E N D-----
文字丨子原创整理
图片丨网络(如侵删)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路子野新媒体
LU ZI YE XIN MEI TI
路子野MCN机构,专注于新媒体矩阵孵化,孵化平台涵盖公众号、百家号、视频号、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10年资深团队,与你共创美好蓝图。
luziye
微信号|ziyeyeah
今日头条|子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