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建立者,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皇帝。但是司马炎在西晋建立了十五年后,才灭了东吴,统一了天下。
司马炎为什么会在攻打东吴这件事上,迟迟不做出决定呢?其原因有两点。
1、稳定西晋
司马炎刚建立西晋时,西晋内部并不稳定,所以他要先稳定西晋的内部,才能做出攻打东吴的决定。
司马昭灭了蜀汉后,才建立西晋,因此蜀汉的旧臣并没有臣服西晋。司马炎登基后,深知蜀汉的问题,因此他要先稳定蜀汉的人心。
司马炎任用了一批原蜀汉的官吏在朝廷为官,并封了五十多个王和五百多个公侯,以此来拉拢和收买人心,使西晋社会能平稳过渡。
司马炎做这些事是需要时间的,不是做了就能有成效的,他要慢慢观察朝廷内外的变化,以此来判断西晋是否已稳定。
2、大臣们意见不一致
大臣们意见不一致,导致了司马炎迟迟不能下决心攻打东吴。
司马炎虽然提出了攻打东吴的建议,但是受到朝廷保守派的反对。
以太尉贾充为首的保守派,认为东吴有长江天险,而北方人不善于水战,同时还有鲜卑对西晋虎视眈眈,所以此时攻打东吴对西晋不利。
而杨祜等人却认为,孙皓残暴、腐败,正是攻打东吴,一统天下的时候。
司马炎面对这样的状况,也很难下决定。所以他就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开始积极筹划战略,并在粮草、物质和装备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由于做这些事,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攻打东吴就推迟了十五年。
“司马炎对东吴的策略”说明:做任何事都不能头脑发热,要在计划周密,充分准备之后才能开始行动。
参考文献:
《晋书·帝纪三/列传十五/二十四》
《资治通鉴·晋纪九/十一》
(作者:肖邦、图片:来自网络)
扫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