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扩张 种植与设施建设双推进
献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光照充足、土地疏松肥沃。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献县在蔬菜种植领域,尤其是设施种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设施种植,是指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棚室、连栋温室等设施,运用工业化生产理念和工程技术手段,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使蔬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实现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模式。
近年来,献县蔬菜产业不断升级,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献县蔬菜品种丰富多样,西红柿、西兰花、食用菌、甘蓝、小葱、白菜等应有尽有,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全县蔬(瓜)菜播种面积达14.9万亩,总产量53万吨,其中设施蔬菜年播种面积4.5万亩;2024年,全县蔬(瓜)菜播种面积15.3万亩,产量62万吨。在设施建设上,今年蔬菜设施新建改造提升累计3530亩,新建1500亩,改造提升2030亩。献县蔬菜产业在种植规模上持续拓展,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献县农业设施集中于临河乡、陌南镇、西城乡、段村镇、淮镇镇等乡镇,设施棚室主要为日光温室和冷棚,这为蔬菜生长营造了稳定环境。献县蔬菜品种丰富,其中,李谢小葱、淮镇食用菌、西城西兰花等特色产品成为献县蔬菜产业的显著标识。
品质把控监管与科技创新齐引领
在质量管控方面,献县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种植源头抓起,规范农药、化肥使用,借助现代科技对蔬菜生长全程监测,实现质量追溯,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科技创新是献县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番茄种植上,大力推广熊蜂授粉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和激素的使用,让番茄产品更绿色健康。为推广使用熊蜂授粉种植番茄,献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贴,每箱蜂补贴200元,补贴后农户购买每箱蜂仅需160元,极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目前,熊蜂授粉种植番茄技术已在全县推广应用。
品牌塑造 宣传与市场拓展见成效
献县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与绿色食品认证,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品质优良的蔬菜品牌。
截至目前,献县共有4种蔬(瓜)菜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分别是“献县西瓜”“献县西兰花”“献县番茄”“献县甜瓜”。此外,献县3家蔬菜基地获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生产经营主体认证,4家基地获环京周边蔬菜基地认定,3家蔬菜企业获河北省净菜基地认定。同时,献县新升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2024年度河北省新产业新业态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献县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和绿色食品认证,打造番茄、甜瓜、西兰花、食用菌蔬(瓜)菜基地,加快老旧棚室改造和高品质蔬菜产业试点建设,不断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在市场销售拓展上,献县在依靠传统市场经纪人、商超销售的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 + 农业”模式。通过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活动,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路径,有效提高了献县蔬菜的市场占有率与销售效率,产品远销京津冀等地。
多管齐下 合作与产业集群共发力
献县蔬菜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育苗、种植、储藏、保鲜、初加工、冷链运输、质量安全、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有蔬菜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00余个,包含国家级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市级龙头企业等。同时,献县还组建了蔬菜产业协会。这些经营主体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增强整体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与经济效益。
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献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以引入外部资源与先进经验。
下一步,献县将持续推进熊蜂授粉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蔬菜水肥一体化进程,强化蔬菜品牌建设,扩大蔬菜基地与高品质蔬菜长廊规模,严格把控蔬菜质量,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强化品牌宣传,努力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高品质蔬菜供应基地,推动蔬菜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近年来,献县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深耕蔬菜种植领域,从规模化的种植生产到精细化的质量管控,从前沿的科技创新应用到多元化的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再到产业集群的逐步成型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的深入开展,多维度全方位地展现出充满活力与潜力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这一系列举措与成绩不仅为当地农业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