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乡韵悠悠乡风美 实践中心“村晚”荟

文摘   2025-01-18 09:04   黑龙江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和践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入冬以来,鸡西市委宣传部组织各级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引导基层群众开展自编、自导、自演“村晚”活动,展示农民新面貌,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果。
鸡西市9个县(市)区,48个乡镇、459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一年来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5000余场次,服务群众近60万人次。入冬以来,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印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2024—2025年冬季活动工作方案》,就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全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冬季专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我在文明实践阵地过大年——村晚”成为系列活动的重头戏。
“村晚”以农民唱主角,热在乡村、乐在群众。群众的活动群众参与,“百姓舞台”绽放在文明实践阵地。9个县(市)区,紧紧抓住各自特色文化,组织开展了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文艺项目。展示了村容村貌、村民的精神风貌,保留了民俗文化,丰富了文明实践的内涵。晚会通过才艺表演、非遗展示等环节,凸显出“少年当自强、青年展风采、老年显活力”的独特魅力,集中展示了各年龄段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体现了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的重要性。9场村晚中涌现了大量优秀作品,汉服秀体现了中华民族服饰之美;小品以幽默的方式展示了村民和乡机关如何攻坚克难,让土地从寸草不生到欣欣向荣;腰鼓表演把传统文化重新搬到舞台中央;三句半体现了在政府的领导下,村民生活发生的巨变;二人转、秧歌、扇子舞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展示了乡村独一份的自娱自乐;二胡、唢呐、葫芦丝让人体会传统韵味的悠长。
在村晚系列活动中,乡村的文明精神得以传递,乡村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村民的关系更加紧密,对政府的工作更加认可。“村晚”演出主要以基层群众文艺团队为主,30余支群众文化团队积极参与,乡村文化能人积极参与“村晚”策划、组织和表演,让“村晚”真正成为基层群众才艺大舞台。“村晚”系列活动以时代之需、人民之盼为导向,根植乡村,服务百姓,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共同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乡村氛围,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大地,让村民在家门口看“村晚”、享“村晚”、乐“村晚”,激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为高质量建设鸡西,贡献更多力量。

麻山区非洲鼓《踏浪、歌唱祖国》

恒山区书法展示写春联

城子河区朝鲜舞《红太阳照边疆》

密山市演唱歌曲《黄梅戏》

滴道区独舞《抬龙王》

鸡冠区伞舞《忆江南》

梨树区村书记朗诵《梨树镇诵》

鸡东县二人转《小拜年》

虎林市歌伴舞《美丽中国》


来源:鸡西市委宣传部

文明龙江
传播文明 引领风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