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法治是给企业家最好的定心丸丨清华经管说

教育   2024-11-19 16:47   北京  


编者按

此文是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第四任院长(2006-2018)钱颖一为《不惑:求解中国民企长青之道》一书所写的序言,原标题为《平实的记录,深刻的道理》。



01


198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经济改革大力度地从农村推向城市。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民营企业开始成批涌现。这一年,浙江温州诞生了一家“股份合作(集体)制”企业——乐清县求精开关厂,它是正泰集团的前身。


这一年,正泰创始人南存辉年仅21岁。


2024年,四十年之后,正泰四十岁。今天的正泰,已经是一家年收入超过1500亿元、国际化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 这本书是正泰集团在创立四十周年之际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正泰进入了“不惑”之年,南存辉说:“到了这个年龄,不是不会被迷惑,而是不要被迷惑。”这是他对“不惑”的解读。


事实上,2024年是不少中国民营企业的四十岁。北京中关村有一批民营企业都是在1984年起步的。


2024年也是不少国内高校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四十岁,我所任教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是在1984年成立的。原因很简单,这是时代的结果。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得1984年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历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节点。一个企业的命运,一定是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正如书中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南存辉拥抱了这个时代,见证了这个时代,也在这个时代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仅仅四十年,正泰就从一个温州小企业,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电气、绿色能源两大产业中形成了专业化、集群化、高质量和创新驱动的能力。正泰以及众多民营企业的发展,说明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发展逻辑:新生的民营小企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经济的活力,就是来源于千千万万草根创业者,生生不息,前赴后继。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也是创新和创造就业的主要力量。


《不惑》这本书写正泰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四十年奋斗历程,写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我从中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个缩影,看到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一个侧面。



02


这本书是一个平实的记录,却有着深刻的道理,这些道理是诠释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入口。我从中获得三个感悟。


第一,正泰创业于温州,是制造业中的一个中国原生态民营企业,也是发端于温州的“四千精神”的一个突出代表。“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种四千精神就是改革开放之初在中国,尤其是在温州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在初期需要突破计划经济的僵化模式。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早期城镇经济改革的突破集中反映在“深圳模式”和“温州模式”。


不同的是,“深圳模式”是上层推动的结果,而“温州模式”则是底层自发形成的。“温州模式”是民营企业家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中,靠着“四千精神”闯出来的一条企业发展道路。正泰是“温州模式”的一个代表。


正泰的“四千精神”,不仅体现在吃苦和拼搏,而且有长期主义的追求,所以正泰比其他很多企业走得更远。


早期在温州,有一些企业看到低压电器市场的好机会,就急功近利,把关键零部件“银触头”换成成本更低的铁片,把胶木用沥青混合煤灰代替,甚至假冒上海、杭州的知名牌子。


但是正泰选择了苦练内功、严把质量关这条路。为了提高质量,南存辉三顾茅庐,到上海礼聘退休的老工程师出山,到自己在温州的小厂指导生产。在创业之初,南存辉就把质量、口碑、品牌这些价值放在了首位,奠定了正泰的长青之道。


第二,企业家精神不仅体现在“四千精神”,更体现在企业家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在书中,南存辉说:“对市场要有敬畏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做任何决策,归根到底还是要更加注重市场逻辑,要实事求是,要敬畏规则,要保持平常心。”这些平实的话,是企业家的心里话。敬畏市场,敬畏规则,按照市场逻辑办企业,这就是企业家的“平常心”。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漫长。不仅计划经济体制还有留痕,更重要的是计划经济思维仍然在很多人的心中延续。“有计划、按比例”听上去是多么科学,而市场的“分散、无序”自然意味着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没有敬畏之心有着很深的认知基础。但是,草根企业家则不同。他们没有特殊的权力,没有优越的资源,甚至没有学过太多的知识。但是他们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拼搏,他们对市场的敬畏是内在的。他们懂得,企业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市场的逻辑,按照市场规律办企业,企业才能生存,才能繁荣。违背市场规律,就要被市场惩罚。


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正泰聘请了IBM的咨询专家。专家们发现了在流程再造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举措和推进时间表,但是正泰各部门的负责人更多是在关注冲刺业绩,而非数字化转型。南存辉对他们说:“这个要求不是IBM的老师提的,也不是董事长提的,是市场提的。四十年前正泰创立的时候,温州流行一句话:不找市长找市场。正是因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正泰才能走到今天。如果没有市场之路,我们很可能就会迷路。”不走市场之路就会迷路,就是对市场的敬畏,正是这种认知基础成就了正泰。


第三,企业家把市场经济环境当作给定的条件,而经济学家则把市场经济看作一个内生的制度,这个制度是人建立的,需要人去完善。大量研究发现,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好,但是市场经济并不都能搞好,市场经济中也有好有坏。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好的市场经济都是基于法治的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


法治为什么成就好的市场经济?因为法治通过保障人权、界定产权来保护个人权利,约束政府权力。这就从根本上使得市场主体能够建立起稳定的预期。在法治下,法无禁止皆可为。所以法治是给企业家最好的定心丸。同时,法治也约束所有经济人,包括企业家,要求他们都要遵守规则,履行契约。在法治下,政府要发挥保护产权、执行合同、执行法律、维护公平竞争、当好裁判的作用。在法治下,企业和政府是“双赢”。反过来,如果没有法治,产权不能得到保护,人身安全没有保障,企业家对经济前景不确定,就没有信心,企业就不可能搞好。没有法治,企业和政府是“双输”。


在这本书的结尾,秦朔问南存辉对将来的期望,他回答说:“现在最担心的,是传承。”这也是这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普遍心态。而我期望未来的正泰会做得更好。中国经济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企业家的创造能力也是巨大的。不过,只有在法治经济中,企业家精神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彰显,企业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


希望广大读者,从《不惑》中有所思,有所益。


相关阅读


钱颖一:“法治”不是“法制”,“权利”不同于“权力”丨清华经管说

钱颖一对话法国经济学家阿吉翁

钱颖一:市场经济搞得好坏取决于什么 | 清华经管说


编辑:符怡

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集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一体,以“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为使命,教学涵盖本科、博士、硕士、MBA、EMBA和高管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