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纪念日 | 历史回眸,一起来看“油”里的“广研科技”

企业   2024-08-15 18:05   广东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我们的血脉传承源自60多年科研院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深沉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再次回眸,从一件件小故事、一张张老照片中,感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历程。纪念是对使命的承诺,也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要紧握历史的接力棒,守正创新、实干奋进,把老一辈院所人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岁月回望:润滑油脂的突破与应用

在早期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机床润滑油脂对粘温性能、防锈性能等的要求较高,但当时中高档润滑油脂主要依靠进口。“三五”期间,我国要集中力量发展高精度机床,需要大量自主可控的润滑油、切削液。为此,广研所联合北京机床所、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开展16个品种的精密机床润滑油脂的试制和生产验证工作。







批量生产的国内第一批“吉山牌”四球磨损试验机

1963年-1968年,广研所逐步建立了国内最早、最全面的机床润滑油、脂评价测试中心和评价基地。期间,成功开发了国产润滑性能评价测试台架,如“越秀牌”导轨粘滑特性试验台等。

到70年代,自主设计的“吉山牌”四球试验机成果,整体转让至厦门试验机厂定点生产。可见,在摩擦润滑性能检测与评价领域,广研所较早掌握了较完备的技术与方法。







切削液

在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广研所承担了多个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开发出多品种的切削液、磨削液、攻丝液、钻削液、插齿液、精磨液等,发展成为金属切削、磨削、成形用高端润滑技术的归口单,有力促进了我国精密机械、精密机床、电子设备等快速发展。







相关奖项

制订我国精密机床摩擦学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标准,并在我国第一次提出了“切削液使用规范”,为机械行业合理选用和正确使用润滑油液提供了指导性的技术文件。

相关切削冷却液、润滑油脂等的研究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成果等荣誉。

时光印记:设备润滑磨损监测诊断技术的探索与演进

70年代中期,欧美飞机发动机等监测诊断技术已趋于成熟,大幅降低设备突发事故率。广研所敏锐地捕捉到技术脉动,较早对这项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油液中磨损金属颗粒的放大显微拍图



80年代改革开放后,机床行业普遍下滑,国家科研项目少经费少,广研所需要“自谋生路”。当时,广东“三来一补”产业蓬勃兴起,但国家电力严重短缺,珠三角地区从1980年开始相继建立了近百家柴油机发电厂,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发电厂群。

这些柴油机大多是国外船舶用的二手设备,摩擦副多、润滑状态复杂。为了节约成本,电厂不烧柴油烧船舶重油,重油质量不稳定,燃烧形成大量积碳,严重影响机组润滑,经常发生柴油机烧瓦拉缸的恶性事故。



中国大陆最早使用的美国FOXBORO公司生产的

双联式铁谱仪



1981年广研所经一机部和国家科委批准,国内首家从美国进口了一套双联式铁谱仪,在国内率先开展“油液监测铁谱技术”的应用研究,对柴油机主要摩擦副润滑磨损状态进行监测诊断,预警其润滑磨损状态,提出预防维护措施。

后来,为使这项新技术在广东省柴油机行业得到更广泛地推广应用,广研所牵头组织了能源电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广东省柴油机发电专业委员会。



中国大陆最早使用的英国斯旺西大学摩擦学中心

生产的旋转式铁谱仪



1991年,广研所邀请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开展铁谱监测技术合作研究,同时也派出科技人员赴芬兰进行铁谱术技学习深造,双方共同开发了磨损颗粒图像分析系统,进一步推动了设备润滑监测诊断技术的提升。

广研所持续引进颗粒尺寸分析仪等先进设备,科研人员聚焦轴承、齿轮、透平机械、液压系统等关键领域的工况监测,深入探索其润滑与磨损特性。这些研究成果在钢铁、石油、矿山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素材来源:党委工作部

国机智能
国机智能隶属于大型骨干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国机集团”,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机智能秉承“工业强基报国,智能引领未来”的使命,聚焦“工业三基”、检验检测、智能制造三大业务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