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南北和西东,可以关注小蛮和霸哥呀~
跟住小蛮,行测不难~
很多小伙伴言语最讨厌做排序题,费时又费力,做对靠运气。
一是因为题量少,大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做蒙蒙,能对一道也就满足了,并没有真正想把这个题型拿下;
二是听了很多课,一听就会,一做就废,始终没有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做题思维。
今天我们系统梳理下排序这个题型,完成一个排序题,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也很难在20秒之内秒杀,想要尽可能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又能提高速度,我们要这样做:
一、技巧用一用
1.观察选项定首句。
以下均不适合做首句:
①含有结论引导词的句子不适合作首句,含有总结性意义的句子可以作首句。包含“因此”、“由此可知”、“总之”这样的句子大概率要总结全文,一般放在文段的末尾。含有总结性意义的句子可以作为总分结构的首句,统领全文。
②补充性表述。比如:也、又、还……
③无明确指代对象的代词。比如:这、那、其、他、她、它……
④反面论证。比如:如果不……、否则、不然……
⑤关联词的后半部分。比如:但是、而且、同时……
尾句:一般首句为排除选项的主要依据,但也别忽略了尾句的辅助作用。尾句无法明确的排除,但通常来说,是对策(只有……才、应该、需要)、下结论(因此、总的来说)、写意义、上价值的句子更适合放在尾句。考场上纠结,时间快没了,尾句排除可以择优用。
2.选项差异找捆绑
经过定首句就能做出答案的毕竟是少数,尤其是近些年排序题难度加大,首句排不出来很正常。这个时候不要傻傻的非要在首位句上下功夫,抓紧转移阵地,找捆绑。
①先从最明显的词入手。通常指示代词(这、它、与此类似)、关联词(同时、另一方面)、表时间顺序的词(以往、近来)比较显眼,不用读题看句意,6个句子打眼一扫,都能瞄到,先捆绑这些句子。
②找找重复话题词,重复话题可以放一堆,接着对捆绑的这两句话,只需要确定前后顺序即可。
③实在没有关联词,一眼看不到重复话题,人已傻,无从下手的时候,从最短、表意最简单、无需过多思考的句子入手,最短、表意最简单的句子意味着我们可以快速get到这句话的含义,能帮助我们更快找到与此句意相关的句子。
④别忘了借助选项,有的题目四个选项已经把两个句子捆绑在一起了,那就别自己傻傻琢磨了,直接拿来用。
3.逻辑顺序最后用
根据行文脉络或事理逻辑确定谁先谁后,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一般到特殊等等。
能走到看行文脉络这一步,这个题算是比较难了。
二、不要瞎验证
是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要走完上面所罗列的所有步骤,才能验证?
不是。抓住一两个关键点,大概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就可以验证了。
抓完两个点,这个时候可能你就剩两句话没读过了,结合选项的顺序直接验证,省时间,毕竟找完两个点可能40秒已经过去了。
简单题,比如首句有明显错误,关联词有明显的前后逻辑,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省去验证这个环节。
但如果题目没有明显逻辑,需要代入选项来验证的话,注意不要被自己大脑的逻辑带跑偏,不要顺着自己的思维往下走,不要觉得你验的就是对的。这个时候,一定要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抱有怀疑的态度去审查你排出来的顺序。
三、难题两分钟
2分钟是排序题的极限,再多一秒做出来都没有意义了,因为你占用了其它题目的时间,有那时间1道简单的数量都出来了,所以这个题型的终极绝招其实是放弃。
放弃不是完全不看题,而是读一遍题选你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答案。有时候我们要相信与生俱来的母语语感。
四、熟练基本功
熟练基本功,其实练的就是对以上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练的就是对词语的敏感性。
经过一顿总结,其实排序题也没啥捷径和秘诀,有些小伙伴之前总是被动的听,很少自己下手练,到处寻找秒杀秘籍,寻寻觅觅,结果冷冷清清。
如果你现在的排序题做10个,错5个,那么重视起这个题型。近10年国、省考真题,大约也就60道题,老老实实研究一遍,抓关联,抓逻辑,掌握以上的方法和技巧,再结合你自己实战的积累,考场上的那两道排序题根本阻止不了我们上岸的步伐。
说完方法论,接下来用题目来验证,尝试一下?
【例1】
①凡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便是很好的教科书
②能培育人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素养,净化人的灵魂,给人以力量、智慧和愉悦
③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尔后不断发展出各种体裁,到五四时期出现自由诗
④我国有“诗国”的美称,诗歌起源之早,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对社会生活影响之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见的
⑤无论是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还是言志诗、爱情诗、哲理诗
⑥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①⑤②④③
B.④③⑥⑤①②
C.④③⑤②⑥①
D.⑥③④①⑤②
【小蛮解析】
1.④⑥都很像首句,不要浪费时间他俩纠结谁前谁后,先看容易辨别的捆绑。
2.扫一眼,⑤有最明显的关联词“无论……还是……”,按照语言习惯,无论是A还是B,都是……。能体现“都”的含义的只有①“凡是……便是……”。⑤①捆绑,且顺序确定,只有B选项。
3.这个题我们是仅靠一个点就秒出来的,建议验证。
④③捆绑对应明显,④“起源早、内容丰富”对应③“早在先秦、各种体裁”
①②衔接,谈书的作用。验证无误。
【例2】
①然而,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
②但这毕竟只是消极的自我保护,被侵犯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弥补,违法违规者也没有受到应有惩戒
③过去,用脚投票是很多“小散”的无奈选择,“惹不起总还躲得起”
④要从根本上保障小投资者的利益,固然要有强有力的外部保护,而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也同样重要
⑤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很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⑥在A股市场,由于个人投资者数量庞大,如何有效保护“股微言轻”的小股东,就显得尤其重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②①⑥④
C.⑥③⑤②④①
D.⑥③②⑤①④
【小蛮解析】
1.看到①的关联词“然而”太开心了,这比看首句好判断呀,③⑥都没有明显的非首句标志,我们直接找关联词的捆绑。排序题并不一定非得看完首句再捆绑,哪个简单先来哪个。
“然而”之后描述问题,那然而之前大概率想说“监管执法做的不错”,然而一转折才说问题。
然而之前这不就是⑤嘛,“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很多……受到严厉处罚”,⑤①捆绑,顺序已定,排除BC。
2.结合选项AD发现,⑤①④一定捆绑,就看看⑥适不适合放最后,④是解决问题的对策,⑥说保护小股东很重要。对策更适合放尾句。选D。
3.这个题两个点排出来的,基本不用验证了,选就完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类型的结构遇到就偷乐吧,算简单题。
【例3】
①虽然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令人担忧,所需的关爱力度更大
②长此以往,势必会加重城市留守儿童问题
③当前,留守儿童关爱措施主要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
④但长期以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始终被边缘化
⑤从而给社会造成新的难题
⑥既无过多关注,也无相应关爱措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②⑥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④③②⑥⑤
【小蛮解析】
1.“虽然”“但”①④捆绑,排除BC。
2.“但”之后强调“城市留守儿童问题”。之后要讲具体问题是什么,⑥句讲的就是。②⑤都是顺着“城市留守儿童”话题接着讲。
那剩下的③讲“农村留守儿童”话题的只能放在最前面了。
3.选A,证据确凿,无需验证。
【例4】
①语言是符号体系,而每一种语言的符号体系都带着文化的烙印,都是这种语言的共同体集体认知的结果,都是文化的载体,这是语言的“体”
②语言和文化是一体两面的,没有谁能够把语言和文化彻底分开,这是由语言的属性决定的
③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不必把“文化传播”特意突出出来,因为学习一种语言不可能不涉及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④语言中隐含着的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往往是习焉不察的
⑤语言也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我们在使用一种语言思维和交际的时候不可能不受这种语言的影响,这好似语言的“用”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②⑤①③④
D.④②①⑤③
【小蛮解析】
1.这个题我们也不按常规步骤走,可以先看尾句,因为③中的“因此”太扎眼了,而且尾句四个选项有三个选项都选了③作尾句,我们可以先看ABD。
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不必把“文化传播”特意突出出来”,这是个总结句,前面大概率要讲讲为什么不用突出文化。
2.观察选项发现,和③捆绑在一起的有④③,②③,⑤③,现在只需要看看④,②,⑤谁在讲“不用突出文化”。
②强调语言和文化分不开,
⑤强调语言的使用,
④中,语言隐含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无需特意学习,只有④能和③构成因果关系。
3.验证一下A选项,发现①“语言是……”,⑤“语言也是……”,①⑤一前一后分别具体阐述的就是语言的两种属性,首句②先把“属性”引出来,②①⑤也是妥妥的,验证无误,选A。
【例5】
①当泰勒斯面对宇宙万物说:“一切来自于水,也复归于水”的时候,他不再被眼中的万事万物所迷惑,而是达到了和本原同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超然物外、自由安宁的崇高境界
②在遥远的古希腊城邦中,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或者学问
③他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获得净化和升华,从而摆脱轮回,进入永恒极乐的世界
④不论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古典哲学学家还是后期希腊哲学家,都把哲学作为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
⑤毕达哥拉斯则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的特点就是可知而不可见
⑥如果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何为”的问题,需要追根溯源,回到哲学诞生之初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⑥①③⑤
B.⑥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⑥⑤③
D.⑥②④①⑤③
【小蛮解析】
1.最明显的指示代词③“他”,前面得先提到一个人,才能有指示代词。③中还谈到了“数学”,有人名,又有“数学的”只有⑤,⑤③捆绑,排除AB。
2.观察CD,②④一定在一起,现在只需要判断②④直接打头呢,还是前面放个⑥呢?
⑥说我们要理解哲学问题,就要“回到哲学诞生之初”,哲学诞生的地方可不就是②说的“在遥远的古希腊城邦中”嘛。⑥在②前合适,选择D。
【例6】
近日,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未来,将可用于药物筛选或植入大脑帮助治疗脑部疾病,该碳神经支架由我国率先提出并完成材料制备。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发现,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
将下列四个句子重新排列,填入划横线处,语序正确的是:
①把体内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细小的碳纳米管中
②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四通八达的三维框架
③从而构建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造神经网络
④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小蛮解析】
也是一个送分题,虽然形式和常见的排序不一样,但做题的思路是一样的。
按照逻辑顺序,先搭好框架——把细胞放进去——细胞增值分化,②①④捆绑,选D。
【最后的忠告】
其实我们做完上面的真题,发现按照技巧来,还是很容易的,每道题都有明显的突破口,从突破口找捆绑,1分钟之内做出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技巧用一用,不要瞎验证,难题2分钟,熟练基本功。
以前,我可能还会强调排序题先从首句入手,首句就能排除,这是老题,新的命题趋势变成了看首句很难,直接去找捆绑反而比较简单。今年是不是这个趋势?不知道哈,总之,灵活变通,正着反着都能做,把各个技巧融会贯通,咱就成了。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觉得排序题也没那么恐怖,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消除对排序的恐惧,未来不再害怕排序题,不再怕排序会耗时很久,做题时不再自乱阵脚,排序题稳稳拿下。
自学进步慢,霸哥当教练
精讲知识点,协助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