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洛阳理工学院(ID:lit_edu)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出品
获奖名单(部分)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落下帷幕。我校智能制造学院陈智勇老师指导的《电动汽车安全卫士——隔热阻燃保温技术的领跑者》项目在全国决赛主体赛中荣获铜奖。
“挑战杯”系列赛事是我校共青团推进青年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抓手。校团委将持续发掘“挑战杯”赛事品牌内涵,延伸赛事服务内容,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扩大赛事在师生中的知晓度、覆盖面,激励更多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认识、了解和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争当排头兵、生力军。
科班出身立足现实性问题
三大创新实现技术性突破
陈智勇老师:“我本身就从事车辆工程专业,做的是车辆的特种防护技术方向,也是一名解放军的退役军官。这对我的科研方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新闻报道上关注到了近年有很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案件。这激发了我们把常用于军工科研领域的先进热防护技术拓展到民生新能源汽车的想法。”
陈智勇老师:“最关键也最复杂的一个问题就是材料的保温、阻燃、隔热的性能如何在不进行实验的前提下来仿真模拟出来。这种情况下只能充分借助仿真软件。与此同时,由于材料较新,我们在仿真软件中输入参数的查询出的数据可能不准。于是,我们便开始自己开发实验装置来测试。最后将仿真结果和实际的最终结果进行比对,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在这个烦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很熟练地去运用仿真软件,建立有效模型。”
您认为取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铜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相比其他的类似项目,你们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陈智勇老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科研成果重在积累,而积累靠的就是‘专创融合’和‘三个融入’。专创融合,即所学的知识和创新创业融合一体。而所谓三个融入,一则指导老师要将自己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融入学生团队所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二则学生要将专业知识融入老师的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和毕业设计之中,并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三则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之中,将毕业设计前置。这三个融入做好之后呢,那么后面的比赛就能够水到渠成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了。在我看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材料工艺的创新,应用领域的创新,仿真模拟技术的突破。”
薪火赓续同门襄助情无限
同舟共济师生克艰志不移
科研创新并进铸就新辉煌
谱写隔热阻燃技术新篇章
对接下来要参加比赛的队伍,您有没有一些宝贵经验可以分享呢?
陈智勇老师:“在整个团队的层面来讲,要以一个阶梯状的发展从前带后,这样可以使项目更好地不断打磨完善。不能只看重于眼前的成绩,要在每一次尝试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寻找材料和技术上的突破口,不断进一步完善和迭代更新。另外,还要重视专创融合和三个融入,把所学的知识和创新创业融合在一起,再通过团队协作去不断探索,不断突破难题,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利用好团队的力量、知行合一的品质和努力探索的精神,对于最终取得良好成绩是大有裨益的。”
陈智勇老师:“这次大赛是我们团队自创立以来继2022年后获得的第二枚铜奖。此外,我们还曾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过银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实力的认可,更是对我们持续努力的肯定。虽然我们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对于第一次拿到这个奖的成员来说,他们内心仍然非常激动。我们会继续保持初心,不断努力,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再创佳绩。”
陈智勇老师:“对于我们团队所研发的隔热阻燃保温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我们抱有极高的期待与愿景。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该技术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国防军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在技术扩展与科研深化方面,我们将持续努力,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为推动相关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相关科研和创业项目中,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SUCCESS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祝愿同学们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继续披荆斩棘
勇攀高峰
创造更多的精彩!
再次向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
我校参加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长丁梧秀受邀作专题报告
爱心棉衣十五载,温暖学子每一冬!
学期过半,让我们这样加把劲!
-END-
了解洛理 从云开始
“点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