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均衡谋发展 蓄势赋能铸品质
——若羌县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纪实
近年来,若羌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让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目标,立足实际,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各族干部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引育齐抓强师资,优化教育队伍建设
若羌县中学以“丝韵若中 立本行远”为办学理念,构建“三本六立”课程体系。依托邢若“援疆共建”、兵地“联合办学”,选派10名骨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巴州教育联盟第五集团龙头校各类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每周教研、同课异构和“塔东南”兵地联片教研等各类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对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构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成长体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修订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推行全员绩效考评制度。坚持职称评聘向班主任、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教师教学活力不断激发。
深化内涵强品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若羌县第一小学紧密结合“楼兰虹”校园文化,精心打造“虹·领”党建品牌。以“虹慧管理”“虹融德育”“虹智课程”“虹趣课堂”“虹彩师生”“虹美校园”和“虹桥家校”七大载体为实施路径,推出“德行彩虹课程”“智慧光谱课程”“体魄阳光课程”“美育星河课程”和“劳技云锦课程”,通过体验式学习、综合实践、多元评价等方式,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研发小初高一以贯之的“爱+”研学课程体系,科学评估校外研学活动课程资源、综合校内外教育优势,按照行前课程、校外实践课程和行后课程进行课程设计,研制高质量研学手册,多方面、多视角进行课程评价与总结,多渠道实现育人铸魂。
党教融合强管理,打造师生成长路径
若羌县第二小学以“红枣树”为主题校园文化,将红枣树“四不争”精神溶于学校各项活动中,系统创设“枣娃好少年”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三维评价方式,设置“枣谦谦”“枣聪聪”“枣壮壮”“枣美美”和“枣勤勤”五类荣誉勋章,每学期评选出“枣娃好少年”并授予荣誉勋章,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党建特色之“梅花开”“荷花开”工程,扎实推进若羌县“强师计划”,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近两年累计培养中层管理干部7名,培养州级骨干教师2名,县级骨干教师18名。深入开展“最美教师”“优秀教育团队”评比评选活动,开展作风提优、能力提升、工作提质专项活动,持续强化教职工政治素养及专业素质,坚持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建立师德师风个人档案,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多彩社团强素养,赋能学生茁壮成长
若羌县第三小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发展之路,依托“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入学军训、活力大课间展示、“沙枣花开”社团展演、“一二·九”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开设足球、篮球、跳绳、拳击、戏曲、扎染、书法、舞龙、武术、剪纸、笛子、浮雕等社团,近年来,学校足球队荣获州级第三名、县级第一名;跳绳队荣获州级团体第四名、县级团体第一名;篮球队荣获县级第二名;拳击队荣获州级2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戏曲文化社团节目《戏曲荟萃》被学习强国平台、州、县级媒体报道,有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特色课程强内涵,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若羌县城西新区学校以“玉润”育人功能推动文化润疆工程,打造“玉润·红心”党建品牌,以书法艺术作品为表现形式,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墨香校园,成功举办若羌县第一届“桃李杯”师生现场书写大赛,获奖师生12名,1名教师获得州级三等奖并加入自治州书法传统文化工作室,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得到丰富。注重特色课程开设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开设建筑模型类、航模类、电子积木机器人等多个科技社团项目,先后荣获自治区、自治州级荣誉,充实丰富学校科技教育成果。
若羌县将着眼长远发展,坚持以优质均衡为主线,在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做好资源共享文章,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城乡一体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来源:县教科局
编辑:王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