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铸牢丨携手共铸生态绿 同心凝聚民族情

乐活   2024-11-11 19:11   新疆  

书记谈铸牢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何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创新推进?“若羌零距离”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书记谈铸牢”栏目,将陆续刊发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体会,敬请关注!


携手共铸生态绿

同心凝聚民族情

巴州生态环境局若羌县分局
分党组书记、副局长 刘博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对这个共同体的高度认同和自觉维护。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汉武帝开拓疆土,从北魏孝文帝改革到清朝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见证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共同发展。

在文化方面,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例如,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民族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体现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上。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在面对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困难和挑战时,各民族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巴州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是维护巴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巴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其次,它是推动巴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和文化。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巴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再者,它是保护巴州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巴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各民族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使命,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三、巴州生态环境局若羌县分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巴州生态环境局若羌县分局分党组书记,我深感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作用,为巴州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巴州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二是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强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持续发展,推动巴州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巴州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培养后备力量。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全民性的事业,需要各民族共同参与。我们要积极搭建生态环境保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共同保护、守护美丽家园。一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组织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模范评选等方式,营造各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交流。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环境执法等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交流。例如,可以组织各民族环保志愿者活动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整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三是积极引导各民族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鼓励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同时,要充分听取各民族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效。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强保障

干部队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干部铁军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强的生态安全保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政策水平。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我们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要鼓励干部队伍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同时,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作为巴州生态环境局若羌县分局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巴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动巴州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源:巴州生态环境局若羌县分局

编辑:王中信

责编:曹   玥

审核:王勇强
监制:舒世龙



投稿方式:若羌县融媒体中心内容开放平台
(网址为10.191.4.24/rqxmcn)


若羌零距离
发布若羌动态,讲述楼兰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