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儿童健康
认识和预防手足口病
若羌疾控提醒→
1、什么是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皮疹周围有炎症引起的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痛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少数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心跳加快、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等症状。 2、传播方式是什么? 主要包括粪 - 口途径传播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 在流行地区,苍蝇、蟑螂等也可携带病毒,间接污染食物或水源,导致疾病的传播。 3、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是做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在疾病流行期间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于儿童用品要做到定期消毒,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孩子养成手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保持环境卫生:勤打扫居家环境,对儿童玩具等孩子易接触的物品定期消毒;居室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减少聚集: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果出现相关疫情,应该避免儿童与患有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4)接种疫苗:对于6个月~5岁的儿童,可以接种EV-A71型灭活疫苗,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的免疫程序包括2剂次,2剂之间间隔1个月,疫苗应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4、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儿在出现手足口病特征性皮疹等症状后,如合并有以下情况,应警惕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全身皮肤可出现斑片状颜色变浅、血压升高。 若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11月12日 |
来源:县疾控中心
编辑:王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