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更迭,给了我们深深的盼望。今日大寒,二十四节气中最后的节气,天空呈现出一种高远而澄澈的湛蓝,阳光明亮,带着几分慵懒,洒在身上,暖意并不浓烈,却也足够驱散些许寒意。
大寒,也是一个生机潜伏的时令,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今天,我们来到位于半山腰的香雾窟景区,感受大寒节气时的香山。
香雾窟是清代静宜园时期二十八景中地理位置最高的一景,位居半山,此处绿荫掩映,清静优雅,草木芳香弥漫,故被称做香雾窟,意为充满芳香的静室。
主体景观建筑由三层高低错落的庭院和十余组殿宇、厅堂及数十间游廊相连接。坐落在最后面的七间硬山建筑为“游目天表”殿。最高处是建在城关台上的三间歇山敞厅“镜烟楼”。
香雾窟地处中路的半山腰处,与大家俗称的“小平台”相连,登山的游客可以在此品茗休憩,感受阳光的温暖,也可在开阔地伸展拉伸,远眺青山,而后继续攀登。
⼤寒节气明信片灵感源于“岁寒三友”主题,以松、竹、梅的盆景呈现。地⾯采⽤寓意寒窗苦读的冰裂纹。梅的元素来⾃⾹⼭的“梅⽯”,它见证了梅兰芳先生因一字石刻而进行义演为孤儿募捐的一段佳话,体现以梅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洁、坚韧、正直的品格。
共同走过了二十四节气,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细腻的时光之旅,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与脉动,见证四季的轮回与生命的律动。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与大家一起等待春暖花开,看四季的朝朝暮暮,见证香山朝夕的更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