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组:小月老师,您好!2010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视察,听说您以解说员和引导员的身份参加了有关活动。请简要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
王小月:1月22日下午,习主席首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的建规学院大厅,参观了反映学校办学成果的展览。在反映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情况的展板前,习主席听取时任校党委书记路钢、校长李培根院士的汇报,了解学校“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和开放式办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之后,路钢书记向习主席介绍,我是建规学院的辅导员、团委书记,获得过“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说接下来由我进行汇报。
习主席主动与我握手,说:“你好,王老师,你是‘80后’吧?”他温和的话语、亲切的笑容和温暖的手掌立刻使我放松下来,我笑着回答:“首长好!您猜对了,不过我已经在学校工作六年了。接下来由我向您汇报‘党旗领航工程’的开展情况。”
我向习主席汇报了由“早日站在党旗下”“党旗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三部分组成的“党旗领航工程”的实施情况等内容。在我汇报的过程中,学校领导担心时间不够,还扯了扯我的衣服,示意我快一点儿,不要把后面的行程耽搁了。但习主席对“党旗领航工程”很感兴趣,不断地提问了解,问得非常仔细。
▲2010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华中科技大学参观学校办学成果展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汇报到建规学院党员先锋服务队积极参与四川震区灾后重建的工作情况时,习主席指着展板上一位老奶奶的照片询问:“这个照片是……”
“这是我们学生党员在震区临时安置点调研需求时,老人捧着自己的饭告诉同学们,这是党和政府免费发放的:‘看,里面还有肉呢!感谢中国共产党!’”“学生们告诉我,这次实践让他们真切体会到了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进一步感受到了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习主席对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表示肯定,并强调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刻苦学习,而且要到社会上锻炼实践。
参观完展览后,习主席走进建规学院的专业教室,参加同学们正在举行的“党旗领航工程”主题党日活动。习主席与坐在通道两侧的同学们一一握手后才就座,而且还示意我坐在他的左边。在听完朱扬和袁博两位学生党员的汇报发言后,大二年级的学生主持人杨柳邀请习主席对同学们发表青春寄语。习主席站了起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习主席参加我们党日活动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很多。闻讯赶来的同学们站在教室门口,习主席从教室走出来时,大家连声高呼:“主席好!”习主席逐一与走廊两侧的同学们握手,并且主动询问他们一些问题,大家都觉得习主席和蔼可亲。
习主席临上车前对我说:“对学生而言,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人,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也祝你工作顺利!”
采访组:集朱扬同志,袁博同志,你们好!请回忆一下当时汇报发言的主要内容和习主席与你们交谈的情景。
朱扬:我当时是船海学院本科0601班党支部书记。我汇报的是我们党支部在2009年开展的特色党日活动,活动主题是“中国印·中国心”。我们把全国各地的版图按照比例做了一个模型,放在学校里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让同学们在自己家乡对应的版图上摁上自己的手印,写上自己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家乡发展变化的感受,包括家乡存在的问题和自己设想的解决办法。然后,将按有两千多个手印的各地版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以此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礼物。当时这个活动在校园影响很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所汇报的就是关于这项活动的一些情况,习主席听得非常仔细,不时点头微笑。习主席认为我们开展的这些活动,对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有很大帮助。
活动结束后,习主席与现场的师生一一握手。我坐在一个距离主席台比较远的位置,当时习主席已经快要走过我所在的位置了,而且我和习主席中间还隔着两位同学。但习主席突然转过身,特意走过来跟我握了手,然后对我说:“小伙子,讲得不错!”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
袁博:我当时是建规学院2008级硕士生。我汇报了我们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志愿服务活动。2008年5月20日,我们学院组织了一支由学生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服务队,赴灾区开展临时安置规划和灾后重建工作。我们当时主要参与了都江堰和彭州市六个镇的安置规划工作,成为全国第一支参与四川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一个月后,我们建规学院的其他学生党员也组成了服务队,继续奔赴灾区参与重建规划工作。
在党员先锋服务队出发的前几天,我们团队中有一位师兄的爷爷去世了。这位师兄是家里的长子长孙,照理说他应该回去,但是,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安心完成任务,没有告诉他这个消息。他的父亲也是党员。他说,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我在现场汇报讲到这件事情时有一些哽咽,出现了一些停顿。习主席听到这里的时候,带头鼓掌给我鼓励。活动临近尾声时,习主席与我们亲切交谈,不仅对我们小分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还夸赞我们“小年纪能干大事”,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实际行动实现青春梦想。采访组:杨柳老师,您好!听说习主席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时“被”讲话,请您谈谈当时的情景。杨柳:我当时是建规学院大二的学生,这个党日活动是我主持的,当时我就坐在习主席的对面。本来习主席讲话这个环节是没有的,但是,我感觉习主席在听同学们发言时非常高兴,听得非常认真,于是就鼓起勇气,邀请习主席叮嘱我们几句。因为当时我有点儿紧张,所以在邀请习主席时话说得有点儿生硬。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习主席笑眯眯地看着我,和蔼地说:“刚才这位主持人让我讲话,现在最流行的词就是‘被’,这次我算不算‘被’讲话?”一句话就把大家都逗乐了,现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之前的紧张感也随之消失了。主席一句玩笑话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特别亲切。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邀请习主席讲话时,习主席竟然主动站了起来。我想他这样做,可能是想让围在外圈的同学们能听得更清楚一些吧,这个瞬间令我非常感动。活动结束时,习主席与在场的师生一一握手,并对我说:“你主持得真不错!”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开心地说:“谢谢主席!”采访组:请小月老师简要回忆一下习主席即席讲话的主要内容。王小月:习主席首先点赞华中科大是一所非常著名的重点大学,师资力量一流,科研水平很高,办学宗旨符合实际、符合潮流,具有现代理念,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同学们能够在这样一所大学学习,是非常幸运的。习主席说,听了同学们的演讲,很有感触,从中看到了“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也看到了华中科大抓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看到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成果。习主席点赞当代大学生,他说,当代中国大学生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感情,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2010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华中科技大学与参加“党旗领航工程”主题党日活动的学生们亲切交流。习主席说,学生党员能够在自己专业能力范围内,在深入基层、服务地方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党员的党性,提升自己的情操,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习主席十分关心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他说,党和政府很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会继续加大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力度,学校也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学校开展的学生工作,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后来的工作中,习主席亲切的话语时常在我耳边回响:“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做那些可能做、可以做的事,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选择到社会最需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成才之路,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习主席还举例说,这就好比一个大力士,奥运会的举重冠军,他能举起一百公斤、二百公斤,当然是从举十公斤、二十公斤开始的。最后,习主席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于学习、增强本领,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采访组:请大家谈谈参加这次活动对你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袁博:习主席鼓励我们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对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2011年参加工作后,我成为一名规划师。一进入单位,我就主动要求参加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工作,远赴千里外的云南山村,在弥勒县待了七个月。村庄规划是真正“接地气”的规划,是老百姓最需要的规划。我和团队的其他同志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庄,经历了调研过程中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经历了连续走路一天、全脚打泡,经历了无数个通宵熬夜绘图……正是在这段扎根基层、走乡串户、服务百姓的时间里,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习主席曾经说过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几年后,我来到武汉光谷,再次以一名“小学生”的身份踏进了规划行政管理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谷人”,一切从“零”做起。武汉光谷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高地,是世界的光谷。在这里,我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战略性产业建设中。我记得习主席曾说,一个人的信念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光谷,多次就自主创新发出高屋建瓴的时代强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习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为动力,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这是领袖的思想带给我的指引和力量。朱扬:习主席勉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决定发挥自己船舶专业的特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于是,我进入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经常被派往非洲出差,一年平均出差一百天以上,加之非洲工作条件较为艰苦,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人坚持不下来,就打了退堂鼓。但是,我无怨无悔,发誓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我牢记着习主席“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步来”的教诲。后来,我又被派到非洲工作了两年。常驻期间,我还有幸见过习主席一次,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现场聆听习主席教诲。王旭:我出生于四川农村,对农村的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生产力落后有切身感受。到了华中科大,我主修城乡规划专业。暑假期间,我多次组织和参与新农村规划的社会服务活动,为村民解决饮水、防洪、上厕所等问题。当时,习主席高度评价了我们支援乡村规划建设的活动。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讲话。他说,与我们的交流就是和未来的一种联系,青年人是一代要比一代强的。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就必须要有后来人,否则我们的事业就是没有希望的事业。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习主席语重心长的话语使当时大四的我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启发着我不停地思考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选择。作为香港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毕业之后,我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四川,期待把自己的所学献给党和人民,献给父老乡亲。入职以来,我参与了《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四大城市群规划等四十余个重大规划的研讨和编制,进一步强化了对城乡规划理论的认知,发表了四篇以村庄规划、农民工就业等为主题的论文。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幸福,理解到了把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党和人民需要结合起来的快乐,感受到了深入一线、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带来的充实。我深深地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我们的启发和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