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教研习所 | 汲取奋进力量 践行“六个弘扬”② 弘扬民本情怀

时事   2024-10-31 20:05   河南  

编者按

近日,我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励精图治、干事创业,大力弘扬忠诚品格、民本情怀、躬耕精神、忧乐境界、科圣追求、清正风尚。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张仲景、诸葛亮、范仲淹、张衡等古圣先贤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为进一步凝聚全市上下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南阳党员教育特别策划推出“党教研习所”系列。今天继续为您推出系列之一“汲取奋进力量、践行‘六个弘扬’”专栏,旨在古为今用,见贤思齐,倡树务实重干、守正创新之风!

请继续关注!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引用过郑板桥的这两句诗。“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出的民本思想,更是为后人所效仿。在南阳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名人志士爱民为民,济世苍生,民本情怀在他们这里得以充分彰显。今天,让我们继续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沟通。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期间,常为百姓解除病痛,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在官衙大堂上为患者诊脉开方,开创了名医坐堂的先例,这也是“坐堂行医”的由来。后来,他告老还乡,走到家乡白河岸边时,正值寒冬时节,他看到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称之为“饺耳”或“饺子”。慢慢地,饺子从药用变成食用,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至今南阳一带仍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在南阳,还有一位圣人,“商圣”范蠡。范蠡是春秋末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人。他出身贫寒,但博学多才,他辅佐越国勾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被封为上将军。功成名就之后,范蠡选择激流勇退,泛舟江湖。后来,他先后三次散尽家财,精彩演绎的不是追逐钱财的富人游戏,而是经世济民的伟大情怀。范蠡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后人: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财富乃身外之物,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南阳民本情怀历史根源深厚。西汉时期的太守召信臣和东汉时期的太守杜诗,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为民兴利,开凿水利沟渠、开垦荒坡地、广拓耕田,注重农业发展,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被老百姓称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这也就是“父母官”的来历。西汉时期的法学家张释之,刚直不阿,执法为民,被人誉为“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民本情怀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现如今,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需要这样的民本情怀来引领我们不断前行。要坚持以民为本,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淅川发布
权威可信、生活有趣、便民及时。“淅川发布”旨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将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淅川县最新的时政、生活、服务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推送到大家手中,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满足网民朋友们多样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