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七十五载 暖城奋进再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5周年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

时事   2024-09-19 13:39   内蒙古  


波澜壮阔七十五载
暖城奋进再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鄂尔多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无畏艰难险阻,探索出一条从凋敝走向繁荣、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瘠走向富裕的跨越式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办好两件大事,“五大任务”有效落实,“六个工程”全面实施,“七个作模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就卓著,自治区发展的“顶梁柱、排头兵”作用愈发凸显,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脚步正酣。

一以贯之谋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规模持续扩张。1949年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526万元,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34633万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迅速增长,1988年突破10亿元,1998年突破100亿元,再到2008年突破1000亿元,2010年实现1701.5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0.8%,跃升为自治区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21年和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000和5000两个千亿台阶,2023年达到5849.9亿元,较1949年增长约3.8万倍,位列全国地级市第43位,3年晋升21位,经济实力稳居全国中西部城市前列。


人均GDP大幅跃升。1949年鄂尔多斯人均GDP仅38元,随着生产水平稳步提升,人均GDP提升幅度明显加快,1988年、2000年、2011年人均GDP连续跨过千元、万元、十万元台阶,2011年为102435元,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2018年达到160195元,进入全国领先方阵。2023年达到264699元,由1949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提升到2023年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


财政实力由弱变强。新中国成立初期,鄂尔多斯财政异常拮据,195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92万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8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2001年突破10亿元,2008年突破1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实现量质齐升,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10亿元,列全区第1位、全国地级区域第17位,占全区比重达29.5%,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4万元。


凝心聚力强产业,内外动力蓬勃起势


转型升级蹄疾步稳。1949年,鄂尔多斯三次产业结构为86.0∶10.0∶4.0,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牧业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在逐渐改善中趋向合理和优化。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44.9∶28.4∶26.7,1993年调整为31.938.229.9,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199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949.326.8,形成以工业为支撑的“二三一”模式,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提档升级协同发展,2023年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3.567.329.2。


产业发展风正劲足。鄂尔多斯立足资源型地区特点率先探索实践,构建起多元发展、多级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农业稳步发展壮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4664万元提高到2023年的323.7亿元;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11.2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217.8万吨。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鄂尔多斯工业增加值规模较小,改革开放后,鄂尔多斯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拉开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序幕。进入新世纪,规上工业总产值呈翻番式增长,1999年突破100亿元,2008年突破1600亿元,逐步形成了以煤炭、天然气、电力、化工、冶金、纺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建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2023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长7.8%。煤炭、发电量、天然气占全国的17.5%、2.1%和12.5%。现代煤化工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占自治区的比重高达62.5%。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7%,是2012年的11.6倍。服务行业蓬勃发展,194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61万元,到1978年也只有9240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2004年突破100亿元,2015年突破1000亿元,2023年达到1709亿元,较1949年增长约28万倍。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75年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强劲、亮点频出,彰显了鄂尔多斯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984年首次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大关。1949-1978年鄂尔多斯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近五年,投资年均增长16.7%。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379亿元增加到2023年671亿元,2012-2023年年均增长5.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万元提高到3万元。对外贸易步伐加快,全市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4亿元增加到2023年23亿元,2012-2023年年均增长16.7%。对外贸易量增质升,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亿美元,占全区比重55.6%,位列全区第一。


用心用情办实事,民生福祉全面递增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鄂尔多斯积贫孱弱、人民生活困难窘迫,经过30年的奋斗,1978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9元和194元,基本实现吃饱穿暖。进入21世纪,居民家庭财富积累日益殷实,2012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140元和11416元,是1978年的119倍和59倍,年均增长15.6%和13.1%,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765元,较2012年实现翻番。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带动居民消费升级,2023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拥有家用汽车数达103辆和64辆,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42.6平方米和50.3平方米。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只能应急性解决灾民与失业工人的生存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023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人数分别为82.5万人、63.6万人、47.1万人、49.1万人,分别较2012年末增加57.6万人、31.9万人、31.0万人、31.5万人;城镇低保标准由2012年的每人每年5916元提高到2023年的114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4277元提高到8640元。

生活环境宜业宜居。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基础设施极其薄弱,1978年全市城镇化率仅为10.5%,2001年鄂尔多斯借助撤盟设市的契机,实现城镇建设由遍地开花向集中建设转变,城镇化率逐年提升,2011年超过70%,2012年达到71.4%,2023年达到79.2%,较2012年提高7.8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城市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被评为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坚定不移促改革,创新驱动持续发力


区域联动破题起势。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各旗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2011年起鄂尔多斯逐步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县域经济活力持续涌动,2005年GDP超100亿元的旗区仅有2个。到2013年准格尔旗、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GDP突破500亿元大关,2023年9个旗区GDP全部超过100亿元,其中,超1000亿元的有3个,超500亿元的有6个,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入围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绿色发展行稳致远。尔多斯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环境变绿的同时让老百姓变富,不断擦亮可持续发展的“主色调”。2023年,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8%,较2012年提高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2.8平方米,较2012年提高3.75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2023年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生产量达286亿立方米,较2012年提高1.1倍;煤电等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到2023年的68.1%;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104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达到69.1亿千瓦时,占比较2012年提高3.6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研发投入稳步快增,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由2009年的超过20亿元,到2011年突破30亿元,2022年超过40亿元,达到44.1亿元,同比增长14%,投入强度0.79%,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04家。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75年奋进路沉淀着全市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展望未来,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闯新路、进前列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推动办好两件大事不断取得新成果,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诗章。



更多新闻,点击↓↓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娜

校对:李由

审核:武文玲

终审:王红梅

点亮“在看”!

暖新闻
鄂尔多斯关注度最高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