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街区的“焕新”:老城展“芳华”|“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现场观察记㉒

时事   2024-09-18 19:07   内蒙古  


南平房区,那座兴杭市场、那条三门市巷子、那家“羴鱻犇”美食店、那抹红墙红瓦的“中国红”色彩……是许多杭锦人记忆中独一无二的所在


一座城市,基本的活力源自于人。


若把城市比作肌体,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杭锦旗锡尼镇南平房区“年事已高


▲南平房区原貌


随着时代变迁,昨日辉煌的老城区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基础设施短缺、巷道狭窄、空间局促等问题逐渐涌现,杭锦旗城市的框架逐渐拉大,新旧城区的差距也愈发明显,南平房区亟需一场“脱胎换骨”的华丽蜕变


“南平房区是锡尼镇最大的已建成平房建筑区域,位于杭锦大街至阿斯尔大街、神华小区至胜利社区之间,总面积1074亩,涉及胜利、团结、新华3个社区,现有住户1627户。”杭锦旗锡尼镇党委书记魏爱民介绍,这里有南北道路14条、东西巷道28条,街巷里大大小小的商业场所,满足着居民吃、穿、用、住等各种需求,承载着半城烟火、生活百态,也承载着城市的记忆


一直以来,城市变“新”有目共睹,城市变“老”却是悄无声息。


如何使南平房区老当益壮、老而弥新,应对时代之变、满足百姓之需?这是摆在杭锦旗委、政府面前的一道民生必答题。


2023年初,杭锦旗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立足南平房区实际,经过充分调研、深入考量、反复论证,决定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难,全力实施这一重大民生工程。


“在做规划时,杭锦旗委、政府主动调整过去‘自上而下”的策略为‘自下而上’的更新。”杭锦旗自然资源局局长王海荣表示,“自下而上”的更新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共谋共商,让居民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了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或自住或租赁,根据建筑鉴定等级进行改造或更新。


▲南平房区规划设计整体效果图


王海荣在杭锦旗工作二十几年之久,却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反向操作”。设计、建筑专家和政府部门人员合作,走进百姓家门一起看现场、谈方案、谋发展,最终确定了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实施路径,走内涵式高质量城市发展的道路,规划设计出“一横一纵三环四分区”蓝图


王海荣介绍,“一横”为生活服务轴,主要布局有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两个片区服务中心;“一纵”为文旅休闲轴,依托锦安路,两侧重点布局功能性便民商业,同时植入民俗服饰、饮食、蒙医疗养、温泉康养等特色商业空间和造币纪念工坊等文化类新业态;三环为串联三个社区的综合服务绿环;四个类型特色分区,分别是合院新生区、文旅服务区、城市商业区和社区商业区


“自下而上”四个字弥足珍贵。长期跟踪老城改造更新,当地长期从事文史研究的写作者冯春生感触很深,之前杭锦旗启动旧城改造,南平房区就有一片“拆”声。“我很欣慰,不搞建设性破坏,留下了原住居民、烟火气和历史风貌。”


2023年3月,杭锦旗首先启动南平房区供水、供气、供暖、强弱电、排污、雨水、通信管线、温泉管道等市政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杭锦旗住建局副局长高旭鸿说:“杭锦旗政府投资13250万元,计划在今年9月底前完工,目前各项工程已接近尾声。”


2024年4月24日,《杭锦旗锡尼镇南平房区建筑改造更新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随之,南平房区第一轮200户房屋改造、100户房屋新建工作,以“小规模、渐进式”为特色的改造更新行动徐徐展开


▲南平房区异地选址新建摇号


“南平房区建筑改造更新工作采取‘公共财政撬动、居民自主参与、社会资本投入’的模式,政府统一设计规划,并制定补贴、土地置换等激励政策,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更新改造;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更新改造项目中,社会主体享有同居民相同的补贴政策。”杭锦旗住建局局长乔小平说,且遵循“居民自愿、渐进推进”的理念,不进行大拆大建、不搞一哄而上,实施有序更新、先试点形成经验做法,然后全面推广。


9月16日,记者走进南平房区先导示范样板区施工现场,只见九栋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工地机车轰鸣、吊塔高耸,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


“该项目由政府主导先行示范建设,具体由同圆投资集团旗下一家建筑公司负责施工,总投资2905万元,项目建筑面积为6469.84平方米,其中住宅5153.36平米、沿街商业1316.48平米,于2024年8月开工,计划2025年7月完工。”杭锦旗同圆投资集团董事长崔瑞粉介绍,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954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30万元,明年年初率先完成3号楼样板间展示工作。


走街串巷采访中,记者印象中原本老旧斑驳的街巷和房屋,颜值悄然提升,人居环境同步改善,保留的不仅有原汁原味的老城民居、老街巷肌理,还有与原住居民共生的烟火气。


▲民居改造后局部实景


“以前下水不通,没有供暖,电线密得跟蜘蛛网似的、不安全也不好看,公厕周边环境脏乱差,夏季更是蚊蝇飞舞、污水横流。”胜利社区4栋21号的老街坊周玉杰说,如今,巷道干净漂亮,院落和房屋也恢复了红墙红瓦的原有样貌,老城的肌理清晰可见。


南平房区改造更新工作中,杭锦旗注重老城保护的同时,更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位于新华社区2栋8号原址,一处崭新的独栋独院小二楼已悄然矗立,几名工人正在一楼耳房前安装车库门。


“赶上了这么好的政策,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见到记者,昭日格图第一句话便说道。


“老屋已有38年历史了,本来也计划新建,得到社区宣传信息后,我第一个积极响应、也是第一个申请更新。”1974年出生的昭日格图说,主房231平米,共有五室两厅两卫,除了卧室,并设计了活动室和茶室,还有38平米的车库和凉房,院子里可以种菜、纳凉、烧烤。


昭日格图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盖新房、建院墙、安装大门等总共花了近44万元,政府建房给补贴了18万元,第一二笔补偿款已到账,还有门前窄巷道向后退宽给补了1.6万元。


▲住宅单体效果图


“等小二楼装修好后,搬回来宽宽敞敞、明明亮亮地居住,好好享受一下党和政府给带来的好日子。”昭日格图对老街巷的未来新生活充满了憧憬。


2024年,政府计划5000万元用于房屋改造更新补贴补偿。截至目前,申请改造206户,审核通过51户,其中已开工17户、完工8户;申请新建62户,审核通过30户,其中已开工20户、完工3户。”高旭鸿介绍,另外,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5763平米的商业新业态示范区


▲黄河文化街效果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落脚点在一个“实”字。杭锦旗以百姓心为心,在细节上不断改进流程、优化服务,想得更周全、实施得更精细。


“比起大拆大建、平地起高楼的立竿见影,无论是建筑和街区的织补更新,功能短板的拉长补足,还是城市治理效率的提升,更需慢工出细活,更需久久为功,方能见成效。”乔小平表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将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现有建筑安全更新、功能业态更新、环境景观更新,让居民在老城中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相信,南平房区破茧重生、美丽蝶变之后,必将重焕光彩、再现昨日芳华,这也是老城居民的共同愿望!


记者手记


老城区“改头换面”,民生为大


▪ 孟瑞林



老城南平房区,是记忆中的红墙红瓦,是街头巷尾的一声吆喝,是飘荡于浩渺夜空的袅袅炊烟,也是邻里街坊的家长里短。


它代表的是一段历史、一份传承,是记忆深处最珍贵的宝藏。但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足迹,永远都离不开城市提升这一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一直以来,党中央很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旧小区改造好。改旧换新,完善服务设施,才能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适。


“自下而上”四字弥足珍贵。民生无小事,细节显功夫。老城改造更新,点多面广量大,检验着为民服务的温度。


从老城昨日辉煌到如今的改造更新,岁月见证变迁。对比南平房区不同时期的照片,大街小巷里一处处可感可见的变化,记者深切体会到“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的价值旨归。


民生为大,落在一个“实”字。唯有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怕苦、不畏难,才能把好政策落细落实,让愿景图变成惠民利民的实景图。


更多新闻,点击↓↓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瑞林 张晓艳 陈飞 白麟 刘波 杨艳
编辑:李荣
校对:吴卓群
审核:武文玲
终审:王红梅

点亮“在看”!

暖新闻
鄂尔多斯关注度最高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