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易势,开启“卡脖子”攻防战下半场

财富   2025-01-09 17:41   广东  

源自:大树乡谈

过去的24小时很热闹啊,特朗普举行了上任前的新闻发布会,讲了半个小时,思路清晰、语出惊人,有五大暴论:

1、要求北约成员国把军费占比从2%提高到5%;

2、不排除武力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

3、用经济手段吞并加拿大;

4、改墨西哥湾为美国湾;

5、威胁哈马斯在他上任前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否则中东将陷入动乱。

看来前段时间中国的武力威慑还是起作用了,特朗普说了半天,就是绕着中国走,先对最忠实的小弟下手,两强相争,小弟遭殃。
就在特朗普召开新闻发布会后不久,中国公布了一个重大突破:中国锂矿找矿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新增超过3000万吨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从世界第六跃升至世界第二,彻底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目前还不清楚折算为多少锂金属吨,这属于国家战略秘密。但无论怎么折算,这都意味着哪怕损失所有境外锂资源,中国也不用担心锂矿供应。而中国一旦解决了紧急时刻自给自足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矿消费国,如智利等国家不卖给中国,也无法找到替代国,中国也就有望掌握全球锂矿的定价权

用直白的话说,在锂矿这个关系未来的关键矿产上,中国彻底解决了卡脖子问题。还是中国一贯的做法,舞刀弄剑这是野蛮人的做法,真正的威慑是展示国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2018年美国掀起卡脖子攻防战的上半场,现在攻守易势,轮到我们开启下半场了。
客观地说,还是要“感谢”美国人,是美国人“启发”了我们原来还可以这么干。

2021年2月拜登签署行政令,要求对美国供应链进行全面审查,重点是半导体、动力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药物材料,当年6月出具了百日审查报告。报告显示美国供应链岌岌可危,比如在关键矿物和材料领域,53种短缺材料有29种在美国境内只有唯一的供应商,18种在美国境内没有任何供应商,而且高度依赖竞争对手国,也就是中国。

之后美国以供应链安全作为重点,要求美国供应链战略从效率优先转变为安全和弹性优先,当年10月拜登出席全球供应链弹性峰会,后专门制定相关工作,展开对中国的一系列围追堵截。

这次调查实质是美国自我审查,查看美国在哪些领域会被“卡脖子”,找出来以后就针对性的开展行动。包括加大国内投资、加强与盟友的协作、限制乃至禁止中国在美投资、威胁其他国家不得接受中国的相关投资等等,还要通过长臂管辖开展对关键供应链的全球审查,来加强对中国的封锁。目前2021年这一轮供应链审查,仍然在深深的影响当下。

就在2021年4月时任工信部肖部长就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建议全面系统的梳理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核心是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以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布局新兴产业链。

但2021年4月提出这件事后,公开层面一度没有声音,这绝不代表事情没去做,而是拆开分头进行,完成这项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而这件事已经于去年正式启动,列入了三中决定。

做了什么准备呢?
准备太多了,比如半导体等行业现在的突破,绝非一日之功,还有关键矿物的准备。
2021年3月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决定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的就是要加强境内资源的勘探,确保在最危急时刻也能够立足国内解决包括油气在内关键矿物供应问题;2024年4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配合行动的装备建设。

今天宣布的锂矿突破就是过去三年努力成果的一小部分。比如铜矿新增储量同样增加了超过2000万吨。

过去三年可不仅仅是勘探锂矿。事实上,中国加强境内锂矿勘察也不过这几年的事,2019年才将锂矿上收为部一级管理的14个矿种之一,锂矿勘探资金投入仍然有限,但就算这样,每年锂矿储量增长都在几十个百分点,如2022年探明锂矿储量同比增长57%。

也就是说从2021年开始,对锂矿也不过稍加力度,就有如此大的突破,而中国锂辉石矿、锂云母矿分布范围广,还有1500多个盐湖,很多锂矿勘查程度较低,锂矿增储空间还非常大,未来有一天突然发消息说中国锂矿储量成为世界第一,也不奇怪,只看愿不愿意罢了。

而开展这一系列行动,准备时间还更早。

早在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科协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就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在讲话中总书记唯一详细举例的中外差距就是地球资源勘探开采水平,理论上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空间分布在地表到地下1万米,2016年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勘探开采深度达到2500-4000米,而当时中国大多小于500米。

之后,“向地球深部进军”成为整个地质勘探领域的口号,颇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石化的“深地工程”,2022年这一工程取得新突破,在塔里木盆地的9300米深找到亿吨级石油。

解决关键矿物供应问题,其实方法也只有两个,一是内求,二是外求。

美国想要两手抓,美国拥有9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潜在的矿产资源储备极高,但问题是美国已经基本丧失了地质勘探能力,又不肯让中国帮忙勘查,就导致美国解决关键矿物供应只能寄希望于盟友。

这不是小镇瞎说。曾经美国的地质勘探能力也非常强,但是美国最后一次组织全国范围的勘探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找铀矿,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马放南山了,全世界这么多资源,美国人又何必自己干,而当美国开始金融至上、去制造化,本土不需要辛辛苦苦的制造,对矿物的需求直线下降,自然没必要维持地质勘探能力。

直到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之后,美国才发现这个问题变得很严重。于是2019年启动了“地球核磁共振成像”计划,就是用近地磁性感应等做法进行勘察,通过直升机拖着感应线圈,测量地下电阻。
理论上当然可行,中国就这么干,但关键是投入太少了,美国计划每年在这个项目上投入1000万美元,考虑到美国高昂的成本,大概也就相当于中国500万人民币的效果,聊胜于无。

2021年拜登搞了百日审查后,加强了重视,但也不过计划在五年内追加拨款3.2亿美元。问题是美国40多年没搞过像样的地质勘探,美国油气巨头确实很强,但油气勘探跟非油气矿物勘探差别极大,美国严重缺乏相关人才,也很难从全球引进,毕竟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

如美国地质勘探局负责能源和矿产的副局长莎拉·赖克说的很委婉“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地图绘制不足,正处于一个尴尬时刻”,说白了就是无能为力。

毕竟美国现在都很难找到足够的合格工人回归制造业,更何谈比制造业更艰苦的地质勘探。中国在遥感等观测领域已经是全球领先,但就算如此也不可能光靠卫星、近地飞行器扫描一下就能得到结果,终究还是要靠人力去实地勘察,辛苦程度一般人难以想象。

所以在国内,地质从没有什么二代,地质人的后代如果愿意继续投身地质,绝对是为国奉献。实际上哪怕报考地质能够享受20分的加分,很多地质人的孩子也宁愿去读更差的。

靠市场化是解决不了大国勘探需要的。

事实上,中国地质勘探也一度陷入困境。2000年全国地勘单位在职人数仅为25.87万人,还要扣除约40%的其他产业从业人员,真正从事地勘的人数就更少了。

直到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地勘工作才得以恢复,从业人数一度达到63万,2012年后随着地勘单位改革和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变化,人数有所下降,2016年时下降到37万人,当年地勘投资也下降到870多亿元,成了最近10年的最低谷。
随着2016年总书记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口号,再加上美国2018年后的“催促”,地勘事业开始强化,从2016年开始从业人数开始恢复,年度投资也很快突破1000亿元,全国2023年地勘单位在职人数为41.53万人,地质勘察投资达1138.2亿元,实现三连增。
虽然从2016年后地勘单位人员数有所下降,但类似于军改强化作战能力、裁撤非作战部队一样,地勘单位开始缩减其他产业从业人员,提高地勘人员的技术人员占比,现在地勘人员中技术人员占比在85%左右。
而随着企业人员数量下降,事业单位人员占比明显提升,目前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二,事业单位的收入更高,用人标准也更高,也更加重视国家战略利益而非经济效益。

正是在这一切改革基础上,才有了2021年以后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成功。

不要觉得一年一千多亿投入太少了,这几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幅下降,导致矿产大宗价格下跌,比如澳大利亚都对中国更加友好了,智利等国家也渴望跟中国加强矿产合作了。

这也导致全球矿业公司勘察预算投入持续下降,全球矿业公司2020年勘察预算投入也才不过80多亿美元而已。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来中国一年上千亿投入的含金量
前面说了,解决矿产供应,无非国内国际两条路。
美国至少在5-10年内搞不定国内勘探,技术人员、勘探队伍、勘探设备以及相关法律和利益调整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美国中部地区围绕绿色环保已经形成了极为牢固的限制,拜登解决不了,特朗普也没戏。勘探都解决不了,更别说开采提炼了,至于使用就更久了。

那么境外呢?

问题在于,全球能够出口大量矿物的国家,就指望靠矿物赚外汇,动辄百万吨、千万吨,也只有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才能吃得下,就算真的勒令其他国家不卖给中国,那美国自己能吃下吗?显然不可能,美国早就没有消耗大量矿物的能力,光运输、储存就能压垮。
而且,在全球矿物资源布局上,美国大概落后中国20年。这当然不是说美国不强,关键是过去的美国不需要,自然没有布局,现在需要了就晚了。

有不少人担心美国这两年的关键矿物争夺战,但注意国家官方其实压根没担心,仅仅是批评美国这么做不利于世界经济,可从没担心影响中国。

我们也在加强军备,这两年成熟装备正在加速下水,去年新下水了076舰,而第二批055也开始下水,更多的不一一举例了。关键是对矿产出口国来说,向中国出口矿物也是它们的利益所在,美国要想禁止,得拿出说法来,反正就算美国再强,也不可能主力被中国、俄罗斯、以色列拴住的情况下,再去开辟第四战场,顶多也就是搞搞颜色革命。
至于利诱,根本不可能。

美国想要同时推进的事情太多了,半导体、动力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药物还有军工都想抓,还要拉国内基建制造等等,以美国极为落后的效率和严重的合法腐败,这点钱毛毛雨而已,而且投入的资金远远低于中国。

事实上,中国早就是全球最主要的矿产投资国,2022年中国对外矿产投资规模超过欧美之和。得益于中国几十年的信誉,在非洲拥有远超欧美的好名声,仅2005-2017年中国在非洲采矿业投资已达580亿美元。这还不算资金效率不同,同样的100亿美元,中国用跟欧美用,差距极大。
小镇开头说卡脖子攻防战进入下半场,上面说的仅仅是一部分。

美国的确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前面说到2021年4月时任工信部长提出“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之后几年公开场合就没提了,而是开始搞新一轮找矿行动等。

而就在2024年7月的三中全会,时隔三年再次出现这一机制,明确说“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注意是机制,这就意味着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绝非一事一议,而是可以灵活调整的攻防体系。

之后工信部几乎每个月都在谈这个新机制。特别注意,2024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工信部组织学习传达,再次提到这一机制,而且仅次于稳工业增长的第二位工作,可见重视度。

我们的做法当然跟美国会有区别,毕竟美国没有中国这样强大的本土矿物勘探、提炼、消费能力,美国也没有中国几十年如一日的海外矿产布局

具体如何开展,仍然会是悄悄进行,不会放在明面。

但怎么用完全可以猜想,不仅是要查找中国薄弱的地方,也要找到中国的优势领域,以丰富中国对外尤其是对美管制能力。

既要有最坚硬的盾,也要有最锋利的矛。唯有如此,才能让美国少在中国身上动脑筋,真要觉得日子不好过,那就把极限施压用在自家盟友身上,把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盟友们吃干抹净,还是可以让美国缓一口气的。

来源:大树乡谈

推荐阅读



君鼎汇
原大公馆2013,资本市场知名老牌公众号,始创于2013年,以敏锐的专业触觉,捕捉资本市场脉搏。当资本才俊,在这里遇见社会精英,君鼎汇,影响决定财富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