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总书记的引领下,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中华大地已蔚然成风。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承载着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朴素情感。春运期间,数以亿计的人们怀揣着对家的思念,跨越山海、回家过年。这不仅是简单的物理位移,更是文化与情感的传承,是奔波一年的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渴望。
旅客 潘宇润:春节的意义就是要告诉中国人,应该要回家,我们要团聚在一起。
湖南长沙市民 徐海仁:我们坐在一起,爷爷奶奶你摸摸他们的手,他们摸摸你的手那种感觉,他夹菜给你吃,你去端茶给他喝,特别有温情的那种感觉。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他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家风作为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从为焦裕禄等县委书记的家风建设点赞,到考察三苏祠时要求领导干部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再到驻足了解六尺巷礼让家风,号召人们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总书记的引领下,优良家风建设在全社会蓬勃开展。
在安徽省临泉县,16岁的李慧琳、李智琳姐妹受父母多年忠诚恩爱、守望相助的精神耳濡目染,早早就扛起了照顾患病父亲的责任,这个春节,姐妹俩给父母还准备了两件小礼物。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获得者 李慧琳 李智琳:我拿的这个是送给爸爸轮椅上的加绒坐垫,这个是我们送给妈妈的围巾,因为她每天上下班都要骑电瓶车,非常辛苦。
“中国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葛春梅:我们夫妻俩也是想通过我们的言行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感受到,人生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易,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支撑、相互鼓励,就一定会战胜和克服这些困难的。
每年春节,总会有一群人,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为家庭创造美好生活,也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村,巴依卡一家几代人巡边护边,奏响了家国情怀的最强音。如今在祖辈的影响下,巴依卡的孙子也立志要成为一名护边员。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孙子 拉迪尔·拉齐尼:我从小在巡边的马背上长大,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当兵,像爷爷、爸爸一样继续当护边员,看好我们中国边界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条路、每一个界碑。
“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没有国哪有家,我们牧民就是要爱党爱国、守望相助,一代代永远做祖国边疆的忠诚卫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广大家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正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意气风发创造美好未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郭未祎
审核:刘永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