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发展新气象④|桃龙藏族乡:“小农场”释放“大能量” 村民共领百万“年薪”

政务   2025-01-16 16:29   四川  
1月14日,北川桃龙藏族乡的青苗种养殖家庭农场内人声鼎沸,处处洋溢着如节日般的喜庆与温馨。农场负责人正满怀热情地忙碌着,为那些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勤劳编织梦想的村民们,发放2024年度最后一批年终“薪金”。当一张张承载着辛勤与收获的薪金,被郑重地递到村民们的手中,整个现场瞬间被幸福与喜悦的暖流所包围。



回顾2024年,农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运行顺畅,村民们的每一分耕耘都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此次薪金发放完成后,标志着全年120多万元的薪金已全部足额、及时地发放到了每一位村民的手中。这笔薪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入,更是对村民们一年辛劳与付出的最高赞誉,它生动诠释了北川将“食品医药”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桃龙藏族乡五龙村村民杜富蓉兴奋地说:“自从建设了这个家庭农场,不仅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还让我免费学到了很多种植药材的技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桃龙藏族乡的海拔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该乡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青苗种养殖家庭农场作为其中的受益者,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初加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分享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桃龙藏族乡青苗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苗禾斌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有了好的政策,我们的产业越做越好,建成了以种植黄连、厚朴为主的药材基地1000余亩,现在药材产量、品质均达到较高水平。2024年(发放)劳务报酬12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分红4万元。我越来越有信心发展好我们的药材产业。”



“公司+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是该乡的一大创新。在该模式下,公司负责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合作社则发挥组织优势,将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连接起来。青苗种养殖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合作经营中,免费为周边群众提供药材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为闲散劳动力人群提供就业务工岗位,积极带动周边群众40多人就近就地就业。


在青苗种养殖家庭农场的带动下,桃龙藏族乡的中药材种植得到了快速发展。厚朴、黄连、重楼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基地,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还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桃龙藏族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吴轩说:“我们通过创新‘以工代学’志愿服务模式,传授种植技术带动散户发展,推动全乡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支撑,系统性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基地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为农业发展筑牢根基。我们还通过引入校企合作机制,提供市场信息与技术支持,成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桃龙藏族乡种植的以黄连、厚朴等为主的中药材已经超过6万亩,中药材销售收入年均突破1亿元。

主   管: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主   办:北川羌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记   者:吕黄梅 何欣
编   辑:王姝潼
编   审:王洪 曹周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大爱北川
宣传北川形象、传播北川声音,弘扬羌族文化,服务民众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