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这是一首近两千年前优美动人的北朝民歌,描述了游牧民族安居乐业的草原风格。原文是敕勒文,翻译成汉语后全文不押韵,和诗经,古体诗,格律诗完全不同,是中国古诗中的绝对另类。但是《敕勒歌》是公认的影响力最大的乐府诗之一,流行程度甚至超过同样是北朝民歌的《木兰辞》。
鲜为人知的是在优美的旋律下,《敕勒歌》却有一段血雨腥风,它本来是一首边塞诗,其作者就长眠在王郭村边。他退休后的也许就生活在王郭村内的别墅中,一代名将成就了一个古村。据王郭村中《真武庙碑记》,北齐斛律金被封咸阳王,在此建别墅,修城郭,即咸阳王城郭。年久城湮,形成村落,乃以王郭为名。
王郭村向北5里是晋祠,北10里为唐代晋阳城遗址,向东不到3里,就是汾河。向西3里为天龙山。王郭村处于晋阳城与中原驿道的要冲,北魏、北齐的都城与“别都”来往的必经之路上。也是隋唐的“北京:晋阳”和首都长安的必经之路。2000年人口约6000,是晋祠水系内的重要村庄。
斛律金是《敕勒歌》的作者,(488年―567年),字阿六敦,朔州人,敕勒族,南北朝時期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將領。斛律金性格耿直,善於騎射,長於用兵。武定四年(546年),高歡率軍為攻西魏的玉壁,士卒戰死者甚眾,被迫退軍。斛律金在玉壁之戰大敗後,為安慰高歡用鮮卑語唱出《敕勒歌》,軍心始穩。斛律金唱《敕勒歌》以振军心,高欢听到歌声后“哀感流涕”。北齊建立後,斛律金被封為咸陽郡王,加封太師。柔然進攻北齊,斛律金親自領兵抵禦,取得勝利。天統三年(567年),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歲,諡號為武。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最为人熟知的英雄是“射雕英雄”,郭靖。其原型来自北齐名将斛律光,斛律光是斛律金的长子,少年时便以精通骑射、武艺高强,自幼追随父亲征战南北。《北齐书》载:(斛律光)尝从世宗(高澄)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丞相属邢子高见而叹曰:“此射雕手也。”当时传号落雕都督(见《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
东魏、北齐年间,斛律光与西魏、北周,柔然作战二十余年时间,身经百战,几乎无一败绩。其中,邙山、定陇、安邺、平陇、宜阳五战,斛律光都率军重创敌军,俘斩极多,为保卫洛阳、晋阳、宜阳等军事要地,巩固河南局势立下不世之功。斛律光因军功卓著,历官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袭爵咸阳郡王,出将入相。
斛律金和其子斛律光对于北齐来讲是诸葛孔明一样的存在,尊君报国,南拒北周,北抗柔然。后被北齐皇帝赐死,满门抄斩。斛律光一死,北齐就亡于北周之手。由于南北朝各路枭雄,你来我往,政权更迭快,没有形成唐宋明清一样的大一统政权,也没有大一统政权加持的不断宣传,最重要的是没有三国演义之类流行小说脍炙人口传播,斛律父子的故事并未广为人知。
斛律家族的文功武备,就是北朝晋阳城南郊十里余的王郭村为中心。中原文源荟薮,草原的并赵高歌,在王郭村所在的太原,山西交融荟萃。一百多年后,敕勒歌诗风一转,就成就了盛唐 。王维的空灵禅意,白乐天的,王昌龄的边塞军歌,山西诗人闪耀整个唐代诗坛,说山西诗人占唐诗的三分之一也不为过。
元好问的在《论诗三十首·其七》对《敕勒歌》的评价最为传神: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敕勒歌》的慷慨歌谣,大漠中州的万古英雄气概,都在吾村三千年的历史中交汇。
王郭村的名称和王姓、郭姓没有关系,虽然村中最大的姓氏就是王氏,笔者就祖籍村中。据村中《真武庙碑记》,北齐斛律金被封咸阳王,在此建别墅,修城郭,即咸阳王城郭。年久城湮,形成村落,乃以王郭为名。《天启·太原县志》记载“王郭村堡,高二丈八尺,周围三百丈。”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距今整整四百年。距天启年一百年后的《乾隆·太原府志·卷七》记载“王郭村堡,在南少西,东庄堡东。”文革后期,堡墙仍然基本完好。后逐渐消亡。
斛律金死后就葬于王郭村外。《嘉靖·太原县志》载“斛律丞相墓,县西南十五里”。《道光·太原县志》载“丞相斛律金墓在县西南十五里,光之父,封咸阳王”近代学者刘大鹏所著《晋祠志》记载:“晋祠南五里许,晋王岭有大墓二,南一北一,当地群众俗称‘王墓’。”这个“晋王岭”在太原晋祠南五里许的王郭村和牛家口村之间。自古有大墓两座,宛如小山,一南一北,巍然对峙。当地群众历来有称唐叔虞墓的,有称晋王墓的,还有称近王郭的一座为北齐丞相斛律金墓的。《嘉靖·太原县志》载“唐叔虞墓,县西南一十五里,谓晋王墓。又曰晋王岭,旧经云:其子晋候燮墓亦附焉。”
由于历史学家对当地地理不熟悉,历史记载中这几个墓葬位置又极其相近。所以一直混为一谈。笔者祖籍村中,熟稔当地历史和地理。其实在县志记载的斛律金墓和唐叔虞墓在不同位置,唐叔虞墓在清源到晋祠的公路以西,在文革末期仍然有砖砌墓穹。斛律金墓在公路以东靠近村庄一侧。1971年,在平坟开荒的运动中,曾经短暂挖开,后回填。
1979年,考古专家挖掘唐叔虞墓,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仅是衣冠冢。随后衣冠冢被摊平。考古人员又开挖了传说中的斛律金墓。墓室早已被盗,但是仍然发现许多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墓壁上面有精美的北齐壁画,这些精彩绝伦,完美无损,栩栩如生的壁画终于重见天日。令人吃惊的是墓志显示墓主人是娄睿,不是县志上言之凿凿的斛律金墓。“娄睿墓”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北齐高祖高欢的太后是娄昭君。娄睿为娄昭君外甥,外戚贵幸,军功显赫,被封东安王。 实际上娄睿几乎和斛律金是同一时代的人物。河清二年(563年),他曾和斛律光,并肩作战,攻入北周的都城洛阳。
娄睿墓地确定,只是证明了一大一小的王墓实际为娄睿墓。但是不能否定斛律金的墓也在附近。王郭村西青阳河村东面发现了一块东魏斛律氏的墓碑,碑额是《□□使持节(都)督定瀛沧三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司空公之碑》,造碑时间是东魏元象二年,碑文已经严重漫漶,其中追述“六世祖”的事情,提到于北魏曾“除卫大将军、羽真、尚书”,这块碑的碑主就是斛律那瑰。是斛律金的父亲。证明斛律家族的祖坟确实在王郭村附近,和娄睿墓位置应该接近。
在娄睿墓发现二十年后,附近虞弘墓又被发现。虞弘墓与中国其它的古墓有着极大的不同。汉白玉石椁上充满了中亚文化的符号。石椁上的浮雕画面施彩并局部描金。内容有宴饮、乐舞、射猎、家居和行旅等,具有浓厚的中亚和波斯风格以及鲜明的祆教性质,展现了墓主不同寻常的外来文化背景。出土的墓志记载墓主人为虞弘,是中亚的鱼国人。虞弘生在西域。年轻时曾受命代表柔然汗国出使波斯、吐谷浑。从吐谷浑东归后,柔然可汗又让他出使南面的东魏帝国。高洋自立建立北齐,被北齐朝廷扣留。凭借其军事才能,任轻车将军、都督凉州诸军事和凉州刺史等官位,还参与了北齐对突厥、契丹与柔然的多次战争。到北周和隋朝,升到了开国伯和仪同大将军。“虞弘墓”被列入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世纪百大考古重要发现的名单之中的。
至此,文献和考古挖掘相对应,在王郭村西,沿太原到清源古驿(当地发音和骑同)道,由北向南,依次排开,分别分布明秀寺,真武庙,关帝庙、虞弘墓,娄睿墓,斛律金祖墓,唐叔虞墓。其中一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北魏北齐的王级大墓。今天只可惜在盗墓贼和考古盗墓学家的洛阳铲下,都被洗劫一空。其中文物都散落在世界各地,由以山西省博物馆和太原市博物馆为最。更不能被忍受的是,王郭村西耸立近2000年的地标王墓地下文物被搬迁,地上地标被挖平,回填。彻底消失在历史中。经过合法的盗墓,在全国到处投巨资新建假古董建筑,伪国学附会的大气候之下,王郭村这一带拥有明确文献记载,考古开发相互印证的历史富集区,竟然被合法地毁灭。作为王郭村人,无不扼腕叹息。即使古墓需要抢救性挖掘,也应该就地保护,展览。考古盗墓学家之毒,贻害子孙。
有意思的是,这一线在王郭村西一里有余,也是王郭村传统的墓葬区。我父亲和母亲家的祖坟都在这一带。这一带目前已经成为居民区,但在文革前,这一带还是坡地梯田。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采用,这一带才被辟为平地。在文革后期平坟开荒的运动中,经常见到被开挖露出的白骨。
这一线的北端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秀寺。传说始建于东汉,据笔者的考证,重修至迟不晚于明朝洪武年间。见笔者的《明秀寺重建年代考》。《旧五代史》记载,晋阳附近有一斛律寺,是斛律家族兴盛时期修建的,是斛律光家族的一座佛院。考虑到斛律金曾经建别墅于王郭村,斛律祖坟就在寺南一里左右,《旧五代史》记载的斛律寺极有可能就是明秀寺的前身。这样明秀寺的初建年代就被提前到公元560年左右。王郭村的先民们首先在这里胼手胝足,开疆辟土,兴安居乐业。然后有文化和精神的升华,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所以先民们在王郭村的定居应该远早于公元560年,可以上溯到春秋末年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甚至西周初年周成王的桐叶封唐(公元前1030年)。因为这两个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晋祠,离王郭村只有5里的距离。
历史的风云已经逝去,每个个体都将消失,只留下《敕勒歌》的慷慨高歌,射雕英雄的英雄气概,在3000年的古村上回响。书生意气和剑气豪情,华夏文化和草原风骨,完美融合在生衍繁息在王郭村的代代先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