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基础建设事关百姓收益。为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护航”大棚发展,洛城街道全面吹响留吕片区农田排涝工程“集结号”,为乡村振兴注入“一池春水”。
重塑堤防“筋骨”,打通河渠“脉络”,关键要解决好农田积水“到哪儿去、如何去”的问题。为此,街道重点研判解决渠道淤积、排水受阻原因,因地制宜制定农田排涝方案:对芦洼沟、斟灌渠、崔家河三条河道进行垃圾清理、挖沟清淤等,打通农田沟渠“毛细血管网”。
“年前,我们全力完成清障工作,将围挡、垃圾、树枝等障碍物挖起清除。春节过后,我们将正式开工,全面清淤疏浚、开挖整治、埋设管涵、预制明渠,实现农田内排水沟与就近河道、沟渠连通,做到水系畅通、排水自如。”洛城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孙法敏介绍道,排涝工作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街道将严格把控施工材料,守牢验收标准,确保把排涝工程干实干好。
“不淹不涝”是综合工程、系统工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洛城街道将不断探索完善排涝体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打通防汛排涝的“中梗阻”,做到沟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浇,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洛城街道办事处
编辑:白敏君
责编:马毓琪
编审:李瑞
终审:宋成军 张升亮
监审:宋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