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黔东南高新区各企业生产车间、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随处可见。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走进合塑集团贵州中塑管道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经常有服务专员来企业进行走访服务,为我们排忧解难,高新区的高效服务让我们在这里扩规生产信心倍增。具体来说,高新区对我们的扶持帮助很大,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合适的厂房,还有就是地方税务奖励这块都是对我们帮助蛮大的。”对黔东南高新区提供的高效便捷服务,合塑集团贵州中塑管道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立财由衷赞赏道。在这些实际行动中,无论是对土地的挂牌、摘牌,还是用地平整这块,都对我们的扩厂整体的工期缩短了很多的时间,工作效率很高。
合塑集团贵州中塑管道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黔东南高新区,是州、市级重点扶持企业之一。该公司也是合塑集团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生产基地,主要以中国石油天然气炼制的“高密度聚乙烯”为生产原料,生产HDPE管材系列产品和合塑集团研发的新型包装产业,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区给水、城市配套建设排水、排污、污水处理以及城市燃气输配等诸多领域。
据介绍,公司自建成投产以来,通过自身努力发展,2022年达到入规条件成为高新区规上企业。2023年完成产值10197万元;2024年1-9月完成产值8285万元。
对于下一步发展,彭立财表示,公司计划2025年1月新建年产5万吨再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新建项目用地30亩,新建厂房面积15000平方米,并拟购置废塑料分选、清破碎、造粒等设备31条台(套),通过回收废旧塑料产品5.25万吨,生产再生塑料颗粒原材料5万吨,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部署,把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凸显出其重要性。
作为凯里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之一,今年以来,黔东南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积极开展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人事薪酬等改革,扎实推进园区授权赋能、社会事务剥离等重点工作,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不断释放发展新活力。
“社会事务剥离是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环,高新区将回归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确保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翻两番’的目标任务。”黔东南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积极推行政企分开、管运分离,深化“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稳步开展运营公司职能职责剥离,管委会聚焦主责主业,重点抓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等,运营公司主要负责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实行实体化运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
据了解,今年以来,黔东南高新区制定《黔东南高新区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实行“管委会+公司”的运行模式,将黔东南高新区在编人员与运营集团公司职工进行交叉任职,推动“好人好马进园区”。此外,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年度考核不称职、工作成效不明显、在竞聘中落选的人员,通过降岗、调岗、待岗、调离、解聘等方式,每年按照5%至10%比例进行末位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激发园区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为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企业能够引得进、留得下、发展好,今年5月,黔东南高新区成立了“企业之家”,组建专业帮办代办队伍,帮助企业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制定了《黔东南高新区2024年工业企业及工业项目集团化服务工作方案》,按照1名县级领导+1名科级领导服务1家企业的方式,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推行“双容双承诺”机制,推动项目实现承诺即开工。截至目前,高新区企业之家综合服务窗口共受理业务697件,办结697件,办结率100 %;高新区已为65家工业企业安排了27名企业服务专员,收集困难问题65个,协调解决困难问题48个。
同时,为推进“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落地落实,组建成立了黔东南高新创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按市场化方式服务高新区产业发展,聚焦企业服务、招商引资实行轻资产运作,持续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
“我们作为‘管委会+公司’的一个具体抓手,主要围绕产业链服务、投资服务、物业和资产运营服务、咨询服务、劳务服务等多渠道为运营主体,以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改革开放排头兵’‘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的定位为目标来进行发展。下步,我们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民族医药板块等方面作为公司发展的方向,持续为黔东南高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赋能。”黔东南高新创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黄旭东表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