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整合各类资源,确保政策实施到底。在国家有关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政策指导下,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农民数字素养提升的农民教育培训实施方案,指导各培训机构开展工作。政策宣传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向到位,可利用农村广播站、金农热线等农民熟悉的方式开展宣传。此外,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需要建立健全农民数字素养提升的长效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如互联网公司、科研院校、高校等,通过减免税收、专项支持等政策优惠,支持共建农民数字素养培训基地,有关智慧农业的各类解决方案或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定制方案也是提高农民数字素养的有效之举。比如202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的“耕耘者”振兴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该项目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线上培训100万人,线下培训10万人的目标,开发并运用“为村耕耘者”小程序和培训管理系统,全流程数字化运行,分类型、分层次、分阶段组织。
分类施策,开展差异化培训,强化多元场景应用。要积极探索构建农民数字素养提升培育体系,壮大农村数字人才队伍。针对数字素养较为欠缺的小农户,加强对数字工具和数字技术的基本认知是他们认识数字生活、数字经济、数字劳动的第一步;对已经初步掌握数字基础知识的农民,可强化数字创意素养,开展短视频创作、直播带货的培训;对高素质农民、“新农人”、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人才,可提升他们的数字专业技能和安全素养,开展数字农业、数字金融、数字政务、数字安全与信息管理等理论和实操的培训;对青年农民精英、党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等,则要使其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民培育。在农民教育培训中,要不断丰富新型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拓展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诸如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5G等技术的普及应用,通过农民深度参与数字化场景,增强其在农业生产、农村电商、日常出行、购物商圈等方面的数字体验感,进而提升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数字生产生活的良好服务体验。
完善保障,提供设施保障与技术支持,激发内在动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同时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催生出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云上农业等农业生产新形态以及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新产业。一方面,要通过资金投入完善乡村数字软硬件建设。基础设施是“硬件底座”,要加快提高乡村网络质量和覆盖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的部署建设,推进数字产品升级,拓宽网络应用范围。同时也可通过给予网络运营商部分政策倾斜等方式,完善基站建设补偿机制。要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普及,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快生产经营的数字化改造,在畜牧业智能化、种植业信息化、种业数字化、渔业智慧化、新业态多元化、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方面加快步伐。另一方面,广泛宣传推广也是激发主体内在动力的重要因素。在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数字乡村建设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数字经济先富起来的农村或者农民,对周边邻近地区农村、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较大,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对后富地区边际贡献率更高。可以通过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如利用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制作农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产品,对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民数字素养提升的优秀案例和典型人物予以宣传报道。还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开展数字素养的技能竞赛,加强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并对优秀个人给予奖励,对先进组织给予表彰,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往期推荐
四 川 村 社 农业 农村 农民 联系我们:028-876819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