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去哪玩?推荐阳谷十大旅游景点

民生   2025-01-23 19:53   山东  
身为一个阳谷人
你知道阳谷的名胜古迹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让你难忘
今天小编推荐一下阳谷值得去的10个地方
看看你都去过吗?
一、狮子楼

狮子楼始建于宋景佑三年,现为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水浒”英雄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怒杀西门庆,狮子楼因而名扬四海。楼前列石狮两对;楼内陈列水浒人物塑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世界为数不多的酒楼"。此楼为宋式建筑,二层五开间三进深,青砖灰瓦,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楼前列石狮两对,分别为三雄一雌;楼内陈列水浒人物塑像,形态逼真,生动传神。




狮子楼的来历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年),阳谷县人口兴旺,买卖繁荣,店铺林立,在阳谷城西街隅首上,有一中药铺。店主叫赵润春,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为秀姑。父女经营药铺,童叟无欺买卖昌顺。当地恶霸西门庆看上秀姑美色,派人杀害了赵润春,霸占了药铺和秀姑。
成亲之夜,秀姑为报杀父之仇,灌醉西门庆,关在屋里,点火烧屋,然后自杀,可是西门庆未被烧死,而西花园鸳鸯阁却化为灰烬。  
为镇邪压惊西门庆听从风水先生建议,盖起了狮子楼,楼前雕刻了一对红眼披鬓、呲牙咧嘴的石狮子。后来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斗杀西门庆,遂使狮子楼名扬四海尽人皆知。
1999年4月19日,狮子楼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狮子楼景区以《水浒传》《金瓶梅》故事为背景的主题景区,武大郎与潘金莲的形象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成为景区最大的亮点。
二、景阳冈

景阳冈景区
景阳冈旅游景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县城东(偏南)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说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总占地面积33.3公顷。 
景区内沙丘起伏,杂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湖心岛、钓鱼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古箭场等20余处。 景阳冈旅游景区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是水浒传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

由来

阳谷县志》载:景阳冈在县城东40里,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人烟稀少。景阳冈附近,原有9岭18堌堆(高大险峻的巨型土山),景阳冈即在东沙堌堆和西沙堌堆之间。
随着历史变迁,如今的景阳冈已变成一片缓起的沙冈。冈上古柏林立,国槐森然,观之亦颇威严。冈右侧立有一幢石碑,上刻“景阳冈”3个大字,系我国著名书法家、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舒同于1958年所题。沙冈顶部正中,是由一株株墨绿婆娑的国槐护卫着的民族式建筑的庙宇,俗称“武松庙”。该庙3间起脊,单檐带廊,青砖灰瓦,朱门红窗,古朴典雅。据考证,该庙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系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庙东二、三百米处,在景阳冈村出土石碑一块,上镌有“武松打虎处” ,现已移至景阳冈旅游区内,由于时代久远,碑阴大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有极个别字迹尚可辨认。据考证,该碑立于北宋末年或南宋初期,景阳冈村中石碑原处才是武松打死老虎的地方。


1973年以来,经省考古队多次试掘,认定景阳冈为“龙山文化”遗址。 该遗址现分为南北2冈,中间是一条公路。南冈东西长86米、南北宽75米,面积约6450平方米。北冈东西长24米、南北宽47米,面积约1128平方米,冈顶较平,高出四周地面约4米。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 从断崖观察,北冈文化层厚约2.5米,南冈约2米,还暴露有灰坑。从采集的标本看,以泥质陶为主,夹沙陶次之;陶色以灰陶为主, 其次为黑陶、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 纹、弦纹,叶脉纹等。可识器形有鼎、瓮、器 盖等,还采集有石镞、石凿、骨凿。1978 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海会寺








在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的东南部,英雄故里,东夷之都阳谷县的东北部,有一个名叫阿城的古镇,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明清之际,由于漕运发达,这里曾是历史上著名的港口城市,号称“运河文化项链上的璀璨明珠”、“华北五大寺院”之一的著名佛教寺院——海会寺就坐落在这个镇上。







海会寺的建立,与京杭运河有着难解之缘。据寺碑记载,清康熙四十八年,东阿海会庵僧人隆性法师从金陵募造三尊大佛,用大船沿京杭运河北上,至阿城镇,船竟停泊不前,动用数百人也无法拉动。隆性法师与当信众认为,这是佛祖显灵,要安居于此,于是便将大佛请下舟船,安奉于镇上的财神庙内。

因财神庙异地另建,隆性法师便依原本修行的寺名,将财神庙改为“海会寺”。后,海会寺僧人元衡法师募集资金,将财神庙由三间扩建为五间,改建成大雄宝殿。


由于漕运发达,阿城镇不仅是经济富足之地,亦是文化交汇之所。佛教文化、商业文化、儒家文化在此得到充分的地融合贯通。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海会寺的主体建筑在传统寺院格局的基础上,左右分别增设了运司会馆和刘公祠两部分。

四、关帝庙

阳谷关帝庙(张秋山陕会馆)位于张秋镇南街、古运河西岸,属于清代建筑,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帝庙南北长32米,东西宽40米,占地总面积约1280平方米。建筑主要有正殿、配殿、戏楼、山门等。山门为三开间,后与戏楼连为一体。在山门门洞上嵌有一石质匾额,长2.0米,宽0.6米,边饰线雕飞龙花卉,中书“乾坤正气”四个大字,落款为“康熙癸酉(1693年)孟秋榖旦,山东陕西商人同创建”,由此可以看出,该会馆最晚也应建于清康熙年间。

五、迷魂阵

迷魂阵位于阳谷县城北6公里,分大迷魂阵村和小迷魂阵村。据传,迷魂阵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孙膑大战庞涓的地方,被称为中国军事文化的“活化石”,是当今保留最好、最完整的“军事旅游村”。在这里发过许许多多的故事,在这里只略举一二。

战国时期此地名为枣林庄。当时,齐魏相争,孙膑是齐国军师,为了打败庞涓,他选中此地,在这里大摆迷魂阵。迷魂阵有大小之分,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迷魂阵不大,小迷魂阵不小。(现大迷魂阵村在小迷魂阵村西南1.5公里处,大迷魂阵有800多村民,小迷魂阵则有1500多人口。)迷魂阵布局,由西向东并列两式分为前后两阵,小迷魂阵走向从东北又转向西北,中间折一大牛梭子弯,街道斜曲无固定方位,房舍随街道走向而建,斜度不一,走向各异,村外地块围村呈磨齿形,参差错折。孙膑把迷魂阵按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八方布置好后,庞涓大军到此,结果被困迷糊住。后来,孙膑在西南角开一口子,放庞涓出逃。庞涓逃到马陵道口,又中孙膑埋伏,终于兵败自杀。从此迷魂阵村这个名字就流传了下来。

六、蚩尤陵


对于蚩尤的记载,常见并可以参照的多是在古书中。《史记》《逸周书》《山海经》等等分别都有记载并且记载内容大同小异。


小异在,对于这件事的细节上各有分析。有说炎帝被蚩尤驱逐,后找黄帝联合抗敌的;也有说黄帝击败炎帝后,蚩尤作乱,后来炎黄联合击败蚩尤的。


大同在,蚩尤威猛的形象,记载他六腿四臂三首,被黄帝称之为“兵主”,既是“战争之神”。而蚩尤与炎黄逐鹿中原,兵败被斩首。双方交战是不争的事实。

历史渊源

为了纪念蚩尤的形象,人们修建了蚩尤陵,在哪呢?没错,就是在阳谷的十五里园,蚩尤陵占地13.66万余平方米。分为了祭祀区、陵寝区、文化展览区三个部分,建筑的风格完全采用了汉代建筑风格。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建筑起源于汉代,所谓“秦砖汉瓦”。二是汉代建筑风格的气势恢宏。

陵园

进了陵园首先会看到庞大的蚩尤塑像,高10.8米,重达6.3吨。展现了蚩尤威猛的庞大形象。陵园内有两条文化长廊,以及展览馆。都是对蚩尤的文物记载,爱好历史想要追溯古文化的朋友可以前来参考。

七、文庙

阳谷文庙,是一座见证了阳谷千年历史兴衰的庙宇,位于县城西南隅,紫石街北侧,景阳冈酒厂家属院。阳谷文庙初建于宋代,后多次重修扩建,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阳谷文庙中心建筑大成殿用于供奉孔子,整个大成殿气象雄伟,装饰大方,给人以庄严宏大之感。大成殿前有东西两庑各九间,木构架,青砖砌成,歇山式,灰瓦覆顶,院内植有松柏。
八、陈氏民居


 张秋陈家旧宅位于阳谷县张秋镇北街,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旧宅坐东朝西,原占地约30亩。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5年),原来有一座青砖绿瓦的宏伟门楼,另北侧有店铺三间,南侧是奴仆骡马、车辆出入之门,进门楼后是一个水磨青砖层叠砌的迎门墙。墙后面便是一座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宽敞明亮的会客厅。两侧各两间小而典雅的茶房。茶房后有一角门,紧连着厅后三间瓦房,便是主人的书房。称之为前院。客厅后又一门楼,入内正中有二层阁楼。两侧各有厢房三间。此院为后院。

整个陈家旧宅共分五院一园八门户,安排严紧布局得当,众多房屋,均是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典雅异常。清末因战乱,陈氏家族主要成员相继外出他乡定居,大院多年失修加之日伪军匪多次破坏,整个建筑群现仅存阁楼一座,瓦房9间。
九、鲁西第一个党支部:九都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铭记初心之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中共阳谷县委决定,在郭屯镇九都杨村建立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2020年11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14平方米,共分为展览馆、纪念广场和滨湖公园三部分。纪念馆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开馆,中共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长萍及各位市委常委,中共阳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开馆仪式。

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十、博济桥

博济桥位于原阳谷县城东关(东门外),今阳谷县城中心广场东侧俗称“石牛拉石车桥”。

清代《阳谷县志·桥梁志》载 :博济桥在东门外,其关厢之半,乃寿张抵东昌南北通衢,岁久洼下,每雨后积水或至没顶,致令东西张秋之路埂塞不通,其关之居民隔若两泮然。明历二十五年,知县傅道重命义民董宪章架石桥三空,旁设栏杆以翼之,勒其碣曰:博济。改故道于东偏之高阜焉,.....据此,可以断定博济桥当建于 1597 年,距今已有 400 余年的历史了。

博济桥全为石质结构。桥长8.3米,宽5.1米,由桥基和桥身两部分组成。上有两排浮雕石栏,下开三空桥洞,结构严谨,坚固牢靠。在建筑方式和造型艺术上,博济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注重实际,讲究美观的优良传统。

桥设三空,由于桥的跨度较小,不用拱形,使桥面可平铺石板便于通行。桥基石柱上端,各雕一石龙,扬头摆尾,妙趣横生。桥的四角则各雕一石虎,伏爪静卧,虎首眺望方向各不相同,气势威严。桥身两边各有80厘米左右的一行石栏,石栏间有望柱一十二根。而在各望柱的顶端,还均雕一石狮,搔耳弄腮,形态各异,诱人止步。望柱间以石板相连,石板上下用方形石柱相匣,如镜壁镶。在望柱、石版和上下石柱上,雕有各种生动形象的神话故事和山水、人物、鸟兽图案,如 :“八仙过海”“寿星下棋”“天马行空”“铁杵磨针”“柴王推车”“牛车出行”“鹿鹤图”“蝙蝠寿字”及梅花、绿竹、飞鸟等等。雕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尤其是在南排石板靠中间的浮雕“牛车出行图”,记述了明代阳谷县丞管一顺“车去留犊”的真实故事,且《阳谷县志》也记载了其故事的真实存在。

事以桥显,桥以事贵,反映了古代官吏执政为民,权以民贵的思想,也寄托了人们对清官的赞颂和思念。随着阳谷县城不断发展,博济桥周围地面逐渐被抬高,以致桥面低于周围地面,桥洞因不再走水而淤平。为了保护好这一历史遗迹,以“车去留犊”的故事昭示后人,1983年3月,阳谷县政府将其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在阳谷中心广场建设过程中,博济桥得以重新还其容貌桥面及桥洞内淤土被清理出来,除个别石虎、石龙、浮雕和栏板在“文革'中被凿坏和失没外,桥体仍坚固如初。桥四周设置了护栏,在桥的西南处安置了“博济桥”标志碑以昭示后人。该桥及四周被开发出来以后,吸引了大批的游人前去观瞻。

1999年4月,“博济桥”被聊城市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谷,还有更多更多值得去的地方,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让更多阳谷人了解家乡,
让更多外地人了解阳谷深厚的历史文化。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质朴善良的阳谷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在这绚丽多彩的文化百花园里,有许多动听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这些故事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气息和深厚的文化色彩。
阳谷,我们共同的家,真希望这里越来越好。每一个阳谷儿女都深深热爱,为之骄傲。这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这是古军事战场迷魂阵所在地,这里和孟母三迁有深厚的渊源,这里是汉留侯张良与刘邦相遇的地方......
阳谷,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你发现。

如果没有阳谷


如果没有阳谷,

也没什么,

只不过没有孙膑大败庞涓的迷魂阵,

中国的古代军事也就少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传奇而已;


如果没有阳谷,

也没什么,

只不过少了孟母三迁择居的如意山,

中国的历史上也就没有了教农养蚕织布的典故而已


如果没有阳谷,

也没什么,

只不过少了一口古阿井,

酿造千年补血贡品的阿胶就不会产生而已


如果没有阳谷,

也没什么,

只不过蔡伦不会在这里生活,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术也不会流传至今而已;


如果没有阳谷,

也没什么,

只不过就没有武松打虎,

没有被逼上梁山,

中国的文学小说里也就少了水浒精神而已


如果没有阳谷,

黄石公就不会在西汉庄桥下三试张良,

张良不会得到兵书,

也不会在张秋城坡村遇到刘邦,

两人不会相识,

张良也不会助刘邦得天下,

大汉朝就不会成立,

我们的汉族也就没了起源而已


这么一看,

咱们阳谷不仅仅是武松打虎的故乡,

更有为之厚重的文化底蕴等着后人去开发,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一种行动,

用你的热忱之心去发现阳谷的美,

让家乡因你而感到骄傲!


今日阳谷
成立于2014年
拍视频
做宣传
找今日阳谷


今曰陽穀
记录生活,分享美好!关注今日阳谷,了解家乡变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