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一个朋友聊天。
她来生态城旅游,被美景种草后,住过来的。
她说,来生态城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结果,搬过来半年多,成天的各种问题,光打架了……2025年,一定要让自己快乐起来!
是啊,没几天就2025了。
(据说被这片海种草的)
听她吐槽的过程中,也回忆起早些年,刚到生态城,好像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对新环境,的确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在生态城,如何更好地生活,不只是2025,对于许多朋友来说,可能是长时间的话题。
不是城市
是这个时代
首先,马上就要寒假了。
后面是8天的长假。
你个老生态城人,给安排安排?
计划出行的,已经在看攻略订装备了。
生态城过年的,需要关闭朋友圈吗?!
去不了哈尔滨,懂我的那条中央大街……
没能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和古装小姐姐合影……
焦虑。
这两天,一个教授又上热搜了。
复旦教授建议年轻人,减少欲望,
然后,年轻人建议教授,减少说话。
咋说呢……
看书长大的人,和看手机长大的人,之间的对话……
都对。
就是信息时代的社会特点。
刷了30分钟的小红书,被种草了半小时。
那些网红城市,不决定去一趟,状态就不好了。
广告裹挟在各种资讯里,让人防不胜防。
平时发生态城的美图美景。
即便不是广告,也无意间给许多人种草
信息时代下 ,某个情绪价值会被瞬间激发。
遇见生态城
遇到更好?!
……?…… !
没错,过程的确是这样的。
先疑问,后肯定。
同开头那位朋友一样。
许多人,都是因为生态城的美景,搬过来的。
这些朋友,身上共同的标签是:追求美好。
一群相信美好的人,聚在一起。
相由心生。
生态城,当然会越来越好。
下面,分享个生态城一处美好的所在:
津沽记忆博物馆。
津沽记忆博物馆齐馆长虽然不是天津本地人。
来到生态城后,对这片土地、对这座城市建立了深厚情感,这座民间的博物馆,全年不间断地分享着,叙述着城市的故事。
明天是津沽记忆博物馆举办《纪念天津建卫筑城620周年系列讲座》的重磅收官。
主题是:河与海的交响诗——从天津历史看天津文化。
主讲嘉宾
罗澍伟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原所长
时 间
2024年12月28日周六 14:00~17:00
地 点
津沽记忆博物馆(点击导航)
(天津中新生态城芳菲路11号增2号)
扫码报名
一、传统时期的天津文化——
中原文化与河海文化的结晶
二、步入近代的天津文化——
引领近代文明地位的形成
三、天津文化的历史地位——
典型地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走向
历史文化类,太学术了。
会不会听不懂啊。
河与海的交响诗,就是个满分标题。
很天津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和太行以北游牧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大融合。
从短视频上,天津不同地方能看到什么文化特征?
本地游路线有了。
其他网红城市,也通过不同形式,展示着各自的城市文化:
索菲亚,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哈尔滨,东北与冰雪文化和远东地区文化融合。
大碗茶,麻将,春熙路……成都,巴蜀文化、休闲之都。
地铁、步道、火锅……重庆,山城,立体交通而网红城市。
读懂了短视频背后的。
或许,焦虑就会少了很多。
更有意义的是,了解城市文化,会让我们增加欣赏这座城市的视角。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即便。
出去各处打卡。
身到,眼到,神能到。
体验,才会更加丰满。
即使。
出于功利的目的,押个高考作文……文化传承与创新。
看展《滨海文旅,从博物馆出发!》 。
与专家交流,无疑是非常高效。
……
话回到开头。
在生态城,当融入到美景之中,为什么会让人更加平和而从容。
背后的文化,是什么?
作为,成名已久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生态城的城市文化,会不会生发出更多、更好的美好场景。
2025年,很期待!
进群须知:欢迎对城市文化感兴趣和研学游的家长,其他目的勿扰!进群扫描二维码先添加群主微信(注明:互助研学)
来源:滨海印迹 津沽记忆博物馆 | 编辑:生态梦网
商务合作丨billpalm(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