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曾做过多年老师的胜利油田胜利发电厂治安护卫中心副经理王昕主动请缨,来到东乡县石化中学支教,担任初二数学老师。
“班里第一次摸底考试,数学没有一个人及格。”学生基础薄弱,王昕却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他每天利用傍晚时间,无偿给班里孩子补课,甚至周末上门补课。
王昕说:“随着孩子对学业的重视,学习变得刻苦,成绩提升得很快。”今年中考,全县的数学“状元”就出自他的班里。
教学之外,王昕还为困难学生买眼镜、送文具,和学生面对面、心连心交流,不仅为大山里的孩子带来了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爱。
王昕的支教故事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用心用情帮扶东乡县的生动实践。
胜利油田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党委常委、副经理,挂职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房克志说:“我们实施‘一企一校’帮扶项目,由8家中国石化企业结对帮扶8所东乡县学校,在改善校园设施、提升师资能力、关爱学生成长、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多点发力,帮助当地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成全国首座“春蕾加油站”,助力东乡女童成长成才;推动东部名校与东乡学校建立“姊妹校”帮扶机制,联合开展“老校长下乡”项目,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帮扶学校校长专项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通过“集团化、立体式、结对型”帮扶模式,为东乡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打造藜麦全链条产业帮扶模式
秋日,东乡县万亩藜麦迎来收割期,火红的麦穗随风摇曳。
东乡县海拔高、气候干旱,适宜种植藜麦。2018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联合甘肃省农科院在东乡开展藜麦栽培项目,当年获得成功。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投入资金1.35亿元,建设了占地70余亩的藜麦深加工产业园。为了提高种植积极性,我们购买种子、地膜等农资,免费发放给农户,并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派驻的甘肃东芗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成说,这两年,越来越多农户选择种植藜麦。
走进中国石化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藜麦加工车间机器轰鸣,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加工藜麦。经过清理、筛选、去石、润麦、分级、包装等工序,一袋袋真空包装的藜麦原粮“诞生”。
“藜麦米和藜麦面粉两条生产线已投入生产,藜麦挂面、藜麦麦片、藜麦即食面、藜麦饼干等生产线将在不久后投入生产。”杨成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因地制宜帮助东乡县打造集“育、产、加、销、研”于一体的藜麦全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拓宽消费、就业帮扶渠道
在那勒寺镇易地搬迁安置点福康社区旁,比耐雅(东乡族自治县)劳保制品有限公司车间生产忙碌,车间经理李航穿梭在一台台缝纫机间,不时解答工人遇到的问题。
“我们正在生产加油站工作服,为明年准备存货。”李航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劳动防护服、阻燃服、校服、职业装等服装类生产加工和销售,共有80多名当地群众在此工作,其中脱贫户36人。
比耐雅(东乡族自治县)劳保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023年,该公司生产服装8万余套,营业收入1387.64万元。
一个深藏大山里的服装厂,能偶发展到如此规模,同样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鼎力支持。
作为推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香饽饽”企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投入300万元升级改造比耐雅生产车间,新增校服生产线,向比耐雅提供大量校服和工作服订单。
34岁的那勒寺镇三甲村人马如入以种地为生,去年8月成为比耐雅(东乡族自治县)劳保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线的女工。
“我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干得多就拿得多。”从田间到车间,马如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品卖得好,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创新消费帮扶模式,利用石化销售平台,将东乡特色农产品列入石化帮扶商品目录,开展线下和线上消费帮扶,累计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东乡农产品2.07亿元。
房克志表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将深化教育、产业、消费帮扶工作,在党建共建、人才培训、医疗民生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东乡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来 源:新甘肃客户端
编 辑:马 斌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姬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