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云城科创中心,浙江省院+STI Studio 中标实施方案
百科
2024-11-10 09:05
福建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功能性和效益,而是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和体验。杭州资本云城科创中心的设计,正是对这一现代理念的全新诠释。杭州资本云城科创中心,这一地标性项目位于云城的核心区域,其地理优势显著。科创中心不仅便捷了交通出行,更通过“双铁”联动的发展模式,显著增强了区域内部的资源流动性和整体吸引力。本项目的设计理念深植于杭州的地域特色,强调非线性建筑美学、结构强度与环境融合。设计团队通过创新的空间布局与材料应用,打造了一个既符合科创精神又融入自然环境的现代办公环境。设计中,公园被抬升至建筑中,形成多层次屋顶绿化空间,提供绿色生态、活力共享的户外活动空间,与城市绿色景观融为一体。在两座塔楼中间打造开放式会客空间,鸟瞰城市之景,创造云端会客厅体验。流畅的曲线形态,从公园到场地,再汇聚上升,使建筑呈现出挺拔屹立的北门户的入口形象,开放与私密空间的自然衔接,灵动而优雅。在造型设计上,设计团队摒弃了传统的线性思维,以当代建筑学中“工程引导意匠”“技术转化诗意”的技术美学理念为切入点,采用非线性设计手法,创造出动态而富有美感的建筑形态。通过参数化建构方法精确的比例控制和结构优化,确保了近 100 米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与美感。塔楼与裙房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增强了建筑的视觉层次感,也确保了裙房延展性与塔楼的高耸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富有张力的空间体验。根据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杭州资本云城科创中心作为云城十大建筑地标之一,塔楼建筑高度为 99.95 米,标准层面积约 2300 平方米,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办公需求。裙房建筑高度为 33.85 米,它不仅整合了商业、文化、商务办公、餐饮、办公综合等多元现代城市功能,更是扮演着“区域门户”的角色,成为面向未来、科技共享的城市活力片区。高层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核心筒结构,而多层裙房等其余单体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嵌固部位取基础(无地下室)或地下室顶板。各单体上部结构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主要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建筑东、西、北三侧利用斜柱支撑建筑形体上的出挑和收分,尤其是西侧的出挑长度达到了 15 m。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的舒适度,特别是在高宽比的控制上,确保了建筑的抗倾覆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同时也考虑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杭州资本云城科创中心采用了全曲面高层复杂异型结构及三维曲面幕墙体系,钢结构屋盖及其支撑体系,以及预制构件的装配式设计。本项目装配式设计采用预制构件为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构件的交接点构件及部品构造合理,连接技术安全可靠,采用标准化设计,便于生产制作和安装施工,且材料的使用上也考虑保持经济适用性和安全性。杭州资本云城科创中心在空间布局和竖向交通设计上,遵循“点要明晰,线要通达,面必舒适”的原则,优化了员工在不同楼层间的移动流畅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中央大厅的设计中大量引入自然光,使得内部空间明亮且舒适。立面设计融合了现代感和创新精神的元素,流线型的建筑轮廓,简洁的线条和高质感的材料,为建筑增添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美感。东西北立面为横明竖隐玻璃幕墙系统,南立面为铝合金窗系统。东立面设备平台处使用吊挂玻璃百叶遮挡空调设备,统一建筑立面材质。西立面及东立面大角度外倾的玻璃幕墙考虑其安全性,采用 SGP 夹胶玻璃。裙房屋顶铺设单晶硅组件夹层光伏玻璃,提升第五立面质感的同时增加了光伏发电量。杭州资本云城科创中心是一座集科技、美学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现代建筑。它不仅是杭州乃至全国科技和创新的新地标,更是面向未来的里程碑。建筑事务所: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二院,Z + STI Studio设计主创:秦洛峰 (STI 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 浙江省院特聘副总建筑师)方案团队:陈一帆,吴超,张晓静,张海龙,吕镞远,张杰,俞淳流,袁飞龙,李方灵,洪婷等建筑团队:谈安红,王珏蓉,余阳春,阎梓怡,袁园,于洪浩等结构设备:林政,程澍,蒋克伦,汤根春,楼玉,周宇喆,卓银杰,张瑶等
微时区
有生活,有观点,有态度,展现最佳阳光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