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卓尼】“洛克之路”实地考察——漆军艺

政务   2024-11-03 17:46   甘肃  

“洛克之路”这个陌生的名字。一次外面写生活动中,几个朋友问我:“听说洛克之路风景很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一百公里,就在甘肃,离你那远不哪里是画家们写生的天堂,有机会我们去哪里写生。”我比这个陌生的地方蒙住了。记得去年冬天,我和包容冰老师去拜访一位朋友,闲谈中,聊起画的时候他也提到了“洛克之路”,还在手机上翻看了好多他拍的照片,真实谓之震撼。我才想起来曾经好几个朋友也提过此事:田宏伟,张重林,吕建邦等老师都去过多次,并不同角度的拍摄了好多照片和写了好几遍现代诗或文章,也听他们叙述了洛克之路的由来。

1920年,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受美国农业部委托,到东方寻找一种叫大枫子树的植物。但是,在到达中国西南部的藏区高原后,这个植物学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任务,而沉醉于茫茫林海和奇特的民风魅力。当年选择的这一条从甘南卓尼县扎古录乡前往迭部的科考路线。他沿途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并把这段经历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轰动一时。洛克所走线路后来被人们称为“洛克路”,向全世界揭开了这里的神秘面纱。洛克之路是卓尼县扎古录镇到‌迭部县扎尕那的一段路,因其路途艰险,由洛克探险考察成功,故得名“洛克之路”。这条路线穿越甘川两省边缘地带和藏、汉、回等民族的交界处,全程风光壮阔险峻,海拔落差大,最高点接近4000米。洛克曾多次探访‌,留下大量资料。

洛克之路被称为:“中国最美100公里”,深深的激发了我对洛克之路考察探索的欲望,听他们说途中有一段路叫光盖山,海拔要四千多米,上面都是雪。前半年去不太好,有时间可能会遇到雪崩,一不小心把车都会埋掉了,后半年积雪融化,但一定要避免遇到下雨天,一旦下雨,会有很多落石路段,路面也会有好多炮弹坑也很危险的。掌握了所有情况后,打算选择一段时间天气晴顺了找几个朋友友一起去一趟。一天正和几位朋友一起聚餐,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同学郑乐永打来的,电话接通后他说是北京来了几个画家好友,这几天打算去趟洛克之路,问我有没有时间一起去。这也正和我意,于是,我就联系了好友刘金东院长,正好这几天他也有时间就约好一起去,大家都是多年好友,整天忙着为人民服务,也正好借比机会放松放松。

择日清晨,就按大家约好的时间,接上北京来的画家魏老师后就出发了。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六月的天气还夹杂着几分凉意,几个人说说笑笑沿洮河逆流而上,穿过公路旁遮天蔽日的柳荫,给北京来的朋友讲解着当地特产和当地历史人闻情况。由于郑总前面去过几次洛克之路,对地理位置的熟悉就不用大家有过多的操心了。桌尼县的扎古录镇便是洛克之路的起点,这里的设计别有趣味,一颗干枯的大树上镶嵌着四个从大树上橫切下来的圆形木头,上面雕刻着四个大字“洛克之路”,旁边平放的一颗大树上面也一样有藏文的字样。大家下车拍照略做休息。扎古录镇的公路非常平摊,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全国各地来旅游避暑的游客也很多,路上车辆不断来回穿梭,令人目不暇接。听郑总的安排先到贡巴寺拜见了一位他的好友。来到刀告乡的贡巴寺时,首先看到的是贡巴寺的白塔,贡巴寺又名万寿寺,依山而建,所处的地形地貌很特别,万寿寺北依神山,山上长满了古柏,神山向里凹进,山势拱捧贡巴寺入怀。万寿寺院建有大经堂,闻思学院,时轮学院、密宗学院、医药学院、印经学院和法舞学院等。庄严魏观,金碧辉煌,一见顿生敬仰。鼎盛时期僧人达七百多人,有三百八十多余院僧舍。站在白塔旁看到,主殿的屋顶是金黄色的琉璃瓦,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闪耀着阳光的辉煌。世界上最巨大的转经筒散发着灿灿金光,长达数百米的转经走廊一眼望不到头,气势恢宏。贡巴寺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繁忙的生活,静下心来,感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无论是信仰佛教的人还是不信仰的人,寺院都给予人们一种安慰和温暖。

到了门口,苏巴大师已经在哪里等着了,他为人热情,提前准备好东西等待着大家的到来,大家按习俗就地落坐后,苏巴大师给大家现上洁白的哈达,并倒上了酥油茶,大家坐了会后,苏巴大师打算准备去拿已经备好的饭菜,郑总说附近的一个朋友已经备好了午饭等着过去呢,苏巴大师说“从昨天接到你的电话就开始备的,要是都走了他一个人就没办法吃了。”这时那边的朋友又打来了电话,说午饭备好多时,已经等了一会了,让赶快去。没办法了,只好别过了苏巴大师,临行前给苏巴大师画了个像,以示感谢之意。由于贡巴寺规模很大,就是拍照也要去对面的山上,就只有先去吃完了饭再回来拍照片了。贡巴寺离去不远,就是泥巴镇了,郑总的好友一家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们里都在刘院长哪里看过病,大家都很熟悉。吃完了饭已经两点多了,由于怕路上不好走耽误时间就赶紧出发了。也没来的及去贡巴寺写生拍照,刘院长说“:还是留给下次吧,大不了再来一趟”。于是,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不远处便是古老而奇特的村寨--“百年藏寨”,它是尼巴镇尼巴村,“尼巴”是藏语的音译,汉语意思为“向阳光的山坡”。整个村寨座北朝南,阳光充沛,清澈的车巴河从藏寨脚下穿村而过。整个藏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朴雄伟,古老的村寨与新的建筑疏散错落,远看步行栈道和山腰木梯幽静而神秘。大家商议,“反正贡巴寺也没画,百年藏塞也先留着吧,后面一起来完成。”于是就直奔前方,峰回路转,一段路后,便看到了不远处的露骨山,在草甸上面只入云端,刚好堵车,就下车画了几幅速写,大概纪录了一下山形山貌。此时的水泥路也变成了高低不平的土路,只有放慢车速,缓缓而行。随着车辆的逐渐深入大山深处,海拔也逐渐升 高。你可以看见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自然景色从低海拔的茂密丛林直到高海拔的高山草甸以及荒原、冰川都能看到,绝对与世隔绝,荒芜人烟。一路尽览峡谷沟渠、高山草甸、飞瀑溅玉、巨石嶙峋。高耸的岩石就像地下怪物从下面咬穿地面露出的犬齿,或者恐龙背上突出的骨刺,让人百看不厌。身在其中,你只能感觉自身的渺小。通过山路十八弯后到了最高处便是光盖山顶,山路突然一转,面前一坐雄伟的大白石山矗立面前,刚才的满眼碧绿变成了石城。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称“石镜山”,是迭山山脉的一座山峰,拥有罕见的第四世纪冰川遗址,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站在山顶远眺,看远处的迭山山脉很像一层一层的海浪, 有一种孔子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里有着浩瀚的百里石城、石峰光洁铮亮,嶙峋入穹,无树、无土、无尘、无垢!光盖山因深处腹地,游人较少,这也使它完好的保留了自然风光,尤其是飘雪时,山顶的石林与积雪交相呼应,光盖山石林景观便一览无余,这一段的风景应该是洛克之路上最美的风景,光盖山石城景观便一览无余,震撼人心。

停下车来,大家都稍做休息,这里树立起来一个很高的彩幡,大家都在这里拿着提前准备好的龙达卡,掌在手中,让随风飘荡,满天满地都飞扬着龙达卡,非常壮观,我选了几个点,尽快的速写着前面的白石山,并拍了好多自己需要的照片,再往前走就是光盖山的最高处,也是最难走的路段。真可谓:“眼睛上天堂,轮胎下地狱;”说的就是这几公里路段。道路很窄,只有一辆车可过,如有来车,可就造成交通堵塞。地上都是炮弹坑,一面是悬崖,高的让人不敢往下看,一面是峭壁,随时有落石。刚好这几天天气晴朗,如果雨天或雪天真的很吃力的。正当提心吊胆的时候。山路突然一转前面一坐石山,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型卧狮,昂首挺胸抬头卧于天地之间,神态安详,气势恢宏,震撼人心,霸气十足,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无不屈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象而又逼真的姿态大家称之为:“东方巨狮”。这么震撼的风景真的让人膛目结舌。因为能看到前面排队等候的车队,不敢停车,在别上面赶紧一面拍照一面行驶。走完这段路就开始属于迭部县管辖,路也变的宽了,景色更是引人入胜,无疑是一道独特而奇异的风景。从山顶盘旋而下的公路,宛如一条巨莽蜿蜒于山谷之中,色彩斑斓,美轮美奂,一直到山底这里便形成了峡谷地带,两边峭壁如削,奇峰突兀,狭窄险峻,景观奇特,山石干姿。正是:“山形面面观,风景步步移”,“橫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不体现的琳琳精致。两边山峦起伏,乱石堆砌,散者如塔,聚如城堡。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风雨的侵蚀和磨砺,石头上布满虫纹,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状、纹理、图案和色彩,疑为天书。有的犹如斧劈,岩石表面光滑如镜,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熠熠生辉;有的则布满了岁月的沧桑痕迹,古老的印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悠悠往事。这些岩石有的突兀地矗立在峡谷之中,威风凛凛,宛如守护这片土地的勇士;有的则与周围的植被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数载后,峡谷以它的自然景观的美,孕育出他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途径考察的文人墨客赋诗作画,并用上美好的名字,如:什么通天一柱,鹰嘴岩,西游记,天人洞,宝剑峰,天门山,红军长征等等待着艺术家的雕饰,把这里如璀璨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了解这片土地的珍贵窗口。在这峡谷的深处,仿佛踏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只余大自然的声音轻轻吟唱。风声在耳边吹拂,呼呼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仿佛在为这片美丽的土地欢呼喝彩。这里经过了亿万年地貌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而今保存完好,除了公路,没有半点人为的痕迹,连游客的步道也没有,可以说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原生态,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也是游客之福。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它的美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领略它的诗意与壮美,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留下难忘的足迹和珍贵的回忆。

走完了峡谷深处,经过一段盘旋而上的山路,就能看到扎尕那村落。夏日观景台是扎尕那的制高点,也是扎尕那最适合观赏日出的地方,不但能够俯瞰全景,还能看到最早的日出。从夏日观景台高处俯瞰,凉风飕飕袭来,遥望无有尽头的群山,满眼尽显碧绿,正是写生的绝佳之地。益哇镇扎尕那的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完整古城。扎尕那的名字来源于藏语,“扎尕”意为石匣子,“那”则是指的地方,合起来就是“石匣子一样环抱的地方”,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这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这里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这里四面环山,山峰陡峭,仿佛天然形成的城堡,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山间云雾缭绕,溪水潺潺,原始森林密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感觉。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峻峭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山势奇峻,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居山不知山中好,却使游客仔细观”,在当地人眼中,这里是神仙创造的地方;在人类学家眼中,这里是青藏高原东缘最具典型意义的乡村聚落;在画家眼中,这里的景色犹如仙境般美好,是一个让许多人向往地方…

扎尕那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充满魅力的地方,更是人们心中的一方净土,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传承藏族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浓郁的藏传佛教氛围,听到悠扬的诵经声,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是一处让人心驰神往的旅行胜地,也是一处让人感受到生命力量的圣地。雪峰环绕的连绵群山之间,藏着迷人的人文风情与自然风物,世外桃源般的秘境,它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一幢幢藏式木屋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谷之中,炊烟袅袅升起,村民们穿着传统的服饰,在田间劳作或是放牧牛羊,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如同一幅静谧的画卷。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隐匿于深山之中的秘境。隐秘之境,长期与世隔绝,外界很少有人知晓,近年突然横空出世,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诗与远方”。它恰似一幅超凡脱俗、如梦如幻的巨型画卷,徐徐铺展,将诗意的浪漫与壮美的雄浑精妙融合,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震撼心灵的绝世景象。当地政府也在努力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同时适度发展旅游经济,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这份原始之美。无论是徒步穿越峡谷,还是探访当地的藏族村落,都能让人深刻体会到扎尕那的魅力所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扎尕那就像是一剂清凉剂,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宁静和慰藉。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渴望寻找一片心灵的归宿,那么洛克之路之行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之一,沿途风景的变幻,仿佛穿越诗画之中,风吹经幡动令人惊叹的自然之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百里画卷。

洛克之路就像一座宝藏一样,会一直带给艺术家创作灵感,这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风纯朴,藏寨建筑独特,其山势雄伟壮观,巍峨恢宏,苍松擎柏,金顶红墙,飘渺晨雾,袅袅炊烟,神秘幽远,无不激荡着书画家们心灵深处的感动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们要用谦逊的态度向大自然学习,作为描绘者,我们要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概括、提炼、归纳、修饰、美化,融入到一种富于精神理想的情景之中,不追求时尚和潮流,而是按照自己的规矩去描写一幅有题材、有主题、有章法、有造型、 有笔墨的百里画卷。辩证而全面的艺术观是我们创作生命力的根源,这种情有独钟,是藏地人文胜景所拥有的独特内容持续在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现场写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实践,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我感受到绘画不仅是技巧的体现,更是情感的流露。尽量避免过多依赖摄影,亲身感受景色,更能激发创作灵感。我们要从块面的大小,方圆,横竖,疏密,主次节奏感等方面分析归纳。山坡、清泉、茅屋、草甸,身边不起眼的寻常处,就是最永恒的绘画题材。常说的“在最平实、质朴的事物中发现美和真实,用写生表达艺术的真谛。”因为绘画的目的不在于复制自然,而在于表现自然。后面,我打算用长卷绘画的方式扎扎实实的描绘、感知与解释洛克之路的如诗如画,可歌可泣,壮观雄伟,气势恢宏,大自然用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个世界奇迹。将在不久的将来展现于世,敬待大家的指正。这次考察写生,不仅是一场探索与激情的挑战,更是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心灵之旅。

作者简介


漆军艺,1980年出生于甘肃岷县,自幼喜好书画,曾进修清华大学高研班美术系。现任中国国艺人民画院副院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甘肃省民革画院理事,定西市作家协会会员,岷州文学美术编委。
来源:卓尼之窗

甘南生态环保
甘南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