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旧政策,新威胁
回顾过去,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对于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他承诺将延续2017年至2021年间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贸易方面,这位美国总统并未久等,便再次发起关税攻势。
2月1日,在他宣誓就职不到两周后,特朗普宣布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但来自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被例外,仅征收10%),同时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此外,他在2月2日重申了对欧盟的威胁,表示“很快”欧洲产品也将面临新的关税措施。
02 2018年开启对欧洲的贸易战
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出人意料地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后,特朗普于2018年正式对欧洲和中国发起贸易战。当年,他兑现竞选承诺,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对多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其中包括来自欧盟的产品:钢铁关税为25%,铝关税为10%。
面对美方举措,欧盟迅速展开反制,对28亿欧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并精准打击象征性强的美国商品,如哈雷摩托车、橙汁和波本威士忌。这些产品的产地大多位于共和党选民占比较高的州。
此外,2018年,特朗普还曾威胁对欧洲汽车,尤其是德国汽车加征25%的关税,令欧洲汽车制造商忧心忡忡。不过,这一威胁最终未被落实。
03 空客-波音补贴争端升级
2019年,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欧洲的关税施压。由于欧盟对空客(Airbus)提供补贴,美国长期以来对此提出抗议,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赢得仲裁。作为回应,华盛顿于2019年10月宣布对价值75亿美元的欧洲进口产品加征额外关税。
其中,空客商用飞机被征收10%的关税,并在2020年3月上调至15%。与此同时,一系列农产品也被加征25%的关税,包括法国葡萄酒、奶酪、威士忌、橄榄、咖啡以及猪肉香肠等。
欧盟随后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并于2020年获得批准,对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欧盟对波音飞机加征15%的关税,并对一系列农产品、食品以及工业产品加征25%的关税。
为了应对欧盟的反制措施,美国政府于2020年12月再次提高对欧洲部分产品的关税,对非起泡葡萄酒和干邑白兰地加征25%的关税,同时对航空业相关零部件加征15%的关税。
04 针对法国的数字税报复
2020年,即特朗普首个任期的最后一年,他还曾威胁对法国商品单独征收额外关税,以回应法国政府推出的数字税(GAFA税,指向谷歌、亚马逊、Facebook和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美国政府的报复措施主要针对法国的化妆品和奢侈品牌手袋等产品。
然而,在特朗普卸任前夕,2021年1月,他的政府决定暂缓执行这些制裁措施,使这一争端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得以继续谈判解决。
05 关税政策的全球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在2025年1月24日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任何形式的贸易战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可能导致全球GDP损失达到两位数,影响每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于2025年2月2日表示,欧盟对美国决定对进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表示遗憾,认为关税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混乱并推动通货膨胀,这对各方都是有害的。
06 欧洲各国的应对措施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欧洲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德国保守党领导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和法国央行行长弗朗索瓦·维勒罗伊·德·加洛在近期的声明中强调,关税政策对消费者和汽车行业的负面影响,呼吁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策略。
此外,为了避免美国的额外关税,部分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考虑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市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然是全球贸易的一大焦点,各国政府及企业界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准备采取行动,避免更大规模的经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