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之阅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伯内特夫人在她56岁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原型,创作出成名之作《小公主》。
这部小说一经问世,被几代读者列为孩子成长必读书目之一。
书中讲述了家境富裕的女孩莎拉,在父亲意外去世后饱受冷眼与苛待的故事。
最后,莎拉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继承了父亲留给她的遗产,重获幸福与尊严。
读完莎拉的故事,你会发现,她拥有的最大财富并不是父亲留下的钻石矿,而是父亲对她如同公主般的“精神富养”。
在精神富养下长大的莎拉,聪慧有教养,柔韧有力量,乐善有爱心。
也正是这些刻入骨子里的品质,让她即使身处至难至苦的生活困境,也能向阳而生,向善而行。
以对爱与善的坚守,活出了人生自有的丰盛和美好。
莎拉的母亲早逝,父亲克鲁是一名退役军官,同时也是一位富商。
他视莎拉如掌上明珠,但却从不溺爱,因为他明白:良好的教养与丰富的学识才是孩子未来独自面对人生的底气。
所以他从小就教导莎拉待人和善有礼,处事独立思辨,并鼓励莎拉带着兴趣和思考去读书。
莎拉七岁时就已能通读历史、传记、诗歌、小说……同时通晓英、法、德、印四国语言。
为了让莎拉接受更优质的贵族教育,克鲁决定送她去英国上流寄宿女塾就读。
莎拉丰富的学识与想象力,让她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一入校就吸引了众多崇拜者。
其中最特殊的一个就是女塾内唯一的童仆——贝基。
每当莎拉讲述各种奇思妙想的故事时,贝基总是想方设法地靠近,企图多偷听一会。
莎拉对这个小仆人的“偷听行为”充满好奇与不解,便处处留意起来。
莎拉发现,贝基每天从早到晚要干非常繁重的杂活,而且常常吃不饱。
作为下等仆人,她也不被允许接近任何一个学生,否则就会被责罚。
但在贝基那渴望与惊怯的表情中,莎拉却读懂了一个女孩最正常的需求:
能吃饱穿暖、能有获取知识的机会,和一份最基本的尊重。
莎拉为贝基的境遇感到难过,她想为贝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贝基的生活可以得到一些改善。
这天下午,疲惫不堪又脏兮兮的贝基,在打扫莎拉房间时不小心睡着了。
当贝基醒来后,她惊恐地以为等待自己的会是一顿来自优等生的呵斥与责骂。
却没想到莎拉只是友好地拥抱了她,并用最温和的声音对她说:
这只是一个意外事件,没什么要紧的,我不过是个跟你一样的小姑娘。
接下来的日子,当贝基每次来整理莎拉房间时,两个女孩都会一起愉快地聊天,一起分享美味的蛋糕。
莎拉还会给贝基讲故事,为贝基买小礼物,并把打包好的美食偷偷塞给贝基带回去吃。
莎拉设身处地的关爱与帮助,成了贝基困苦劳累生活中最暖心的慰藉。
有一句话说得好:
共情赋予教养以温度,使我们能够以柔软的心去触碰他人的伤痛,用温暖的手去传递安慰。
共情的可贵,莫过于目睹苦难之时,用教养体察和照顾他人的感受,并施予援手。
那些将心比心的关怀,以境易境的理解,就像冬日暖阳,驱散了冷漠,也照见了温情。
莎拉12岁那年,父亲克鲁生意破产,患病去世。
得知这一消息后,势利且冷酷的私塾校长让莎拉立刻住到了破旧不堪的阁楼,还要她干活偿还欠付的学费。
一夕之间,莎拉从云端跌落到了谷底。
在校长的差遣下,莎拉每天要做各种苦差事,劳累过后也只有残羹剩饭果腹。
不仅如此,为省下雇佣新教师的开支,校长还让莎拉去教导小班孩子的功课。
为此,莎拉要花大量时间熬夜自学,若学习进度达不到授课标准,就会受到校长的严厉责罚。
尽管生活艰难,可莎拉从不抱怨。
破败的阁楼在她眼中,是一间风景独特的房间,既能远眺美景,又能安心学习。
与此同时,她把校长那严苛的要求,视为对自己努力修习学业的鞭策。
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乐观而坚强的态度却让校长觉得自身威严受到了挑战。
一天早上,莎拉给孩子们上完法语课后,因突然想起昨夜书本中看到的有趣故事而独自沉思轻笑。
不料这个微笑正巧被校长看到,她愤怒地走上前来打了莎拉几耳光,并大声嚷道:
你笑什么呢?是不是在笑我?你这个胆大无礼的孩子,还不立即向我认错。
当莎拉从错愕中镇定下来后,目光中带着高傲,缓缓看向校长说道:
你疯了吗,假如我爸爸知道,又或者我是位公主,你绝对不敢像刚才那样做!
校长的狭隘卑劣在那一瞬间被莎拉当场揭穿,气急败坏地转身离开。
生活的巨变,往往来得猝不及防。
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莎拉并没有消沉痛哭。
因为她明白,人若在困境中不能心怀乐观,那生活将会变得愈发艰难。
而能击败苦难的永远是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不断地成长。
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稳稳地沉住气,优雅地抬起头,做自己的公主。
严冬里的一天,校长又一次借故惩罚莎拉不准吃饭,还一再让她外出办事。
莎拉全身都被湿冷的雨水浸透了,她又冷又饿又累,却意外在路沟旁捡到一枚银币。
她欣喜若狂地准备去买几个又香又热的圆面包。
可当她走到面包店外时,却看到一个衣裳褴褛、瘦骨如柴的小女孩正蜷缩在角落。
在莎拉关切地询问下,她得知小女孩从昨晚到现在就什么都没吃过。
莎拉的同情心油然而生,她心想:
这个小家伙一定比我还饿,虽说这几个圆面包是不够两个人吃的,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呀。
于是莎拉买了四个圆面包,不料慈祥的女店主却给她装了六个,并笑着说道:
孩子,我给你多拿了两个,因为你看起来饿极了。
眼泪瞬间模糊了莎拉的视线,她向女店主诚恳地致谢,出门后便把五个圆面包放进了小女孩破烂的衣袋里。
小女孩又惊喜又感动,她一只手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着,另一只手擦拭着夺眶而出的泪水。
仅剩的一个面包不足以填饱莎拉的肚子,但莎拉的内心却依然充满着欣慰:
至少在今天,这个小家伙不用再饥寒交迫地四处乞讨,流浪在阴雨连绵的伦敦街头了。
有人说:善良是命运的伏笔,每一次的善举都是在为好运的发生悄然蓄力。
在辗转两年后,克鲁的生意合伙人卡里斯弗特先生,终于找到了莎拉。
原来,钻石矿的生意曾一度遭遇困难,但现在不仅恢复了生产,甚至连产值也翻了数倍。
正直的卡里斯弗特把克鲁名下的财产全部归还给了莎拉,并把莎拉留在身边悉心教养。
经历过举目无亲、挨饿受冻的日子,重新拥有财富的莎拉此时更加希望用她的财富去帮助更多孤苦无依的人。
她将贝基从私塾接出来,做她的女侍,让其过上一个正常女孩衣食温饱的生活。
她还与面包店的女店主约定,在恶劣天气里给挨饿的孩子们分发食物,由她来承担一切费用。
而在那个雨天遇见的小女孩,也被善心的女店主收留,有了一份工作和温暖的家。
际遇起起伏伏,人情冷冷暖暖,但莎拉并不在他人的恶意中消磨掉对生活的善意与希望。
她始终恪守心中善良的底线,面对他人的困苦,心怀悲悯,慷慨相助。
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释放着极大的善意,吸引无数美好的故事就此发生。
当心中有善念,行中有善举,人生也因此明媚丰盛。
网上对《小公主》的结局,有过一个提问:
假如卡里斯弗特先生没有出现,莎拉依然一贫如洗,那她还会是一个公主吗?
有一位读者回答:“做一个公主”对莎拉而言,从来不意味着财富的多寡,而是深植于她内心不可撼动的信念。
不管富有还是贫穷,莎拉从未改变过自己的行为准则:
顺境时不骄纵,善良真诚,心中有爱;
逆境时不消沉,乐观坚强,向善而行。
尽管人生境遇无常,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与活法。
就如周国平在《善良·丰富·高贵》一文中所说:
人因有着对生命的同情而善良,因为精神的博爱而丰富,对品行的坚守而高贵。
愿我们都能秉持善良的本心,博爱的情怀,以柔韧而持久的爱与善行,成就属于自己的丰盛人生。
作者:乔之阅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