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次活动将对巴金图书馆进行打卡,并顺便导览武进路/乍浦路。
乍浦路为南北走向,北起四川北路公园,南到乍浦路桥,为原公共租界工部局分段辟筑。
▲乍浦路曾经的辉煌(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不知道,武进路,曾经留下过孙中山的身影,现存有虹口区最老的建筑。而乍浦路,曾经是改革开放初期闻名上海的美食街,现存有印度支提庙风格的“日本庙”,以及多栋近百年的老公寓。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也曾在乍浦路取景。
▲《我的前半生》取景的浦西公寓
本次活动将讲述以下内容:
扆虹园的来历
原美租界道路的命名规则 乍浦路上的中国第一 第一次文代会与张爱玲的出走 酱园弄影视基地
本次活动的主要景点包括但不限于:
参考&推荐书目:
[1] 朱惜珍,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
[2] 项慧芳,上海美法租界寻旧,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
虞洽卿房产
据说是民国闻人虞洽卿的产业,建于1911年,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红砖墙面,略具安妮女王风格的建筑特征。
扆虹园
扆虹园,建于20世纪初,为当时广东赵姓富商所建,俗称“赵家花园”。孙中山曾多次出席在扆虹园举办的各种欢迎会。
▲曾经的扆虹园
▲扆虹园的孙中山身影(图片来自“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公众号)
英华书馆
建于1892年,是虹口区最老的房子,为当时美国传教士培养翻译人才所创办的“英语培训班”。
今潮8弄
今潮8弄由8条弄堂的60幢石库门建筑和8幢独立建筑组成,包括原来的“颍川寄庐”和公益坊等优秀历史建筑。
武进路毗连式公寓
建于20世纪20年代,呈一字型排列,砖木结构,清水青砖外墙,带红砖带状装饰。
虹口SOHO大厦
虹口SOHO是四川北路商圈的标志性建筑,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大厦外面的白色铝条如同女孩子的一袭长裙,一天之中随着光线的变化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西本愿寺上海别院
西本愿寺上海别院,俗称“日本庙”,1931年由岛津工作所承建。仿日本京都西本愿寺总院样式,马蹄形拱形大厅。临街的半圆形山墙饰以巨大的莲花,莲花下为各种水禽的形象。
本圀寺
本圀寺位于西本愿寺的隔壁,建于1922年,砖木结构。日本传统式与西方教堂建筑特征相结合的折衷风格。入口的建筑样式称之为“唐破风”,为国内所罕见。
胜利电影院
原名好莱坞大戏院,我国著名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在1929年创建。它曾被戏称为缩小版的“武康大楼”,圆弧V形的建筑颇有胜利的气势。
目前,胜利电影院已经正式修复完成。
虹口大戏院遗址
▲曾经的虹口大戏院
乍浦路美食街
乍浦路美食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曾经,短短1000多米的乍浦路聚集了100多家饭店。如今规模较大的饭店仅剩王朝大酒店和珠江大酒店等寥寥几家。但从路边的外卖可以一瞥当年的辉煌。
昆山花园路毗连式公寓
昆山公园
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898年7月建成开放,是上海年代最早的公园之一,英式风格小花园,里面有一棵上海树龄最长的皂荚树,是国家二级保护古树。
景林堂 景林庐
为纪念著名传教士、中西书院创始人林乐知而命名为景林堂,又名景灵堂。宋氏三姐妹与她们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都是景灵堂的信徒。蒋介石和宋美龄有时会去景灵堂做礼拜。
景林庐当年是景林堂的配套房子,供神职人员和教友居住,建于1923年,是上海近代时期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略具英国安妮女王建筑风格特征。
大小浦西公寓
大小浦西公寓位于乍浦路&塘沽路路口。小浦西公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折衷主义公寓大楼,弧形布置。纵向三段式构图,饰有多处古典样式和装饰艺术特征的雕饰。
大浦西公寓原名披亚斯公寓,平面形式呈“口”字型,中部为清水红砖外墙,如一匹红鬃毛的烈马,傲然挺立在苏州河畔。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曾在此取景。
▲浦西公寓内密密麻麻的信箱
▲浦西公寓坐井观天的视觉感受
▲浦西公寓每层楼的长廊式过道
西童女校旧址
砖木结构单层,对称排列,坐北朝南,典型外廊式建筑,具有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英国籍商人、慈善家、园林设计师汉璧礼创办的公共学校之一。现在是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办公楼。
3w,山东青岛人,现居上海。理工科博士,电力行业高级工程师,上海徒步光影公众号创办者、文案小编和领队。工作之余热爱城市漫步,喜欢上海老洋房,热衷挖掘历史建筑背后的文化底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报名人数:
报名费用:
对参与者的要求:
体温低于37.0℃,无发烧、咳嗽等异常症状。
活动中与其他参与者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聚集。
报名步骤:
① 扫码进群。
活动群二维码
② 如果方便,将召集帖转发到朋友圈。
③ 活动参与者需自觉购买意外险。如工作单位有意外险或本人已购全年的意外险,则无需重复购买;如无则需要购买一天或一年的意外险。
④ 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活动,请在活动前一天晚10点之前告知领队,退还活动费用。若退出时间晚于上述时间,仅支持转让,不支持退款。
上海徒步光影公众号的宗旨是为了让更多的上海人和新上海人了解城市的美,结识更多的“徒友”。公众号鼓励活动参与者将徒步过程中的所思所得整理成游记投稿。一旦录用,将退还活动报名费,同时在投稿后一周之内将游记赞赏所得全部作为稿酬奖励投稿人。
投稿文体形式不限,可以是游记,可以是随笔,可以是感悟。照片需要自己拍摄,不少于10张,可以采用1-2张网络照片,但需要注明出处以避免版权争议。
本次活动为市内徒步,适合18-60周岁人士参加,如超出年龄范围,则需要家属陪同。
建议携带物品:身份证、学生证(如有)、手机、充电宝、交通卡或零钱。
途中参观纪念馆、绿地请注意秩序、保持安静。不要打扰正常的学习工作环境。
配合领队的工作,如中途离队,请告知领队。如有其他需要也可随时沟通。沟通以微信群为主,也可以联系领队电话:15901971832。
本活动为“上海徒步光影”公众号组织的活动,请了解以下声明:
组织者有义务对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但不为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健康、交通、抢劫、失窃等一切意外风险和不良后果承担任何责任。一旦报名,则意味着参与者已经认识到徒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和不良后果,并愿意为之承担全部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