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唱歌
填词作曲
舞台表演
……
很多人想不到
这是一名医生的工作日常
从静默聆听到即兴歌唱
从内心感悟到舞动表达
帮助许多来访者重新连接世界
找到了人生的新锚点
让更多人了解到艺术疗愈的力量
周末傍晚的校园已褪去喧嚣,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活动中心内却十分热闹。非洲鼓、铃鼓、沙锤、三角铁的乐器声伴随着欢快的歌声、笑声此起彼伏,来自学校各学院的100多名大一新生围成一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音乐治疗团队的带领下,在音乐的浸润中感知内心泛起的细腻波澜。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鼓圈”活动,通过音乐互动降低压力,调节情绪,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鼓声中释放自我
“啦啦啦啦,晚上好,让我们一起挥挥手!啦啦啦啦,晚上好,让我们一起说:晚上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活动中心,深圳市康宁医院精神康复音乐治疗医生刘志斌弹拨着怀中吉他,用随性欢快的歌声与围坐在他身旁的学生打招呼。
音符从他的指尖连续跳跃着,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下一串小小的石子,在参与者的脸上泛起微笑的涟漪。在刘志斌的引导下,手持各式各样打击乐器的青年学子热情逐渐高涨,将鼓声、铃声、沙锤声以及三角铁的清脆声融合在一起。
头戴羽毛发饰、脸涂五色油彩、身着花色长袍或彩色披肩......在现场,每个学生都忘却自己的身份,成为快乐部落的成员。在这片热情而奔放的音乐草原上,无论是“酋长”还是“歌姬”,都能够肆意展现自己的风采。
▲“鼓圈”活动现场,学生互动热情高涨。
现场的同学虽然大多数没有乐器基础,但依然能够通过音乐享受这份难得的放松与愉悦。来自计算机与电子通信专业的何金洵说:“因为过程中节奏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我会不自觉地更加专注,紧盯引导师手部的动作。这份全心投入到演奏的专注,让我忘却了学习中的压力。”
来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子王雅君则表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放松。“随着鼓点的律动和一声声呼喊,我感到学业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孤独感都得到了缓解。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释放自我的勇气,也希望以后能够更加自如地展现自己。”她说。
“鼓圈”成解压“新宠”
打鼓就能放松身心?深圳市康宁医院精神康复音乐治疗专业带头人刘志斌表示,“鼓圈”活动是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团体演奏形式,活动参与者可以在鼓圈引导师的引导下体验演奏打击乐器,感受当下内心真实的自我,改善精神状态。
“比如慢性康复病人由于长期服药会比较懒散,我们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动作节奏和律动的体验、音乐与肢体运动的融合,增加他的肌张力;面对情感淡漠的来访者,我们会通过定制化的音乐体验以刺激他的情绪,鼓励他表达;对于有长期幻想、妄想的来访者,我们就要通过音乐的多种特性来提高他的现实感。”刘志斌说。
▲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鼓圈”活动。
“鼓有着丰富的音色,它的节奏很有表现力,能够用来传递语言和信息。鼓圈的鼓,以非洲鼓为主,也会加上巴哈低音鼓、土巴诺鼓等,使鼓圈的整体音色有高、中、低之分。同时鼓圈中还会加入沙锤、棒铃、手铃、三角铁、木鱼等散响或打击乐器。”刘志斌说。
在鼓圈活动中,每人都会持有一件乐器。鼓圈与鼓乐团不一样,它的目的不是表演,而是鼓励参与者在活动中得到成长。作为音乐治疗的一种形式,时至今日,“鼓圈”已在社会上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不少学子和上班族解压“新宠”。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教师的周晓菲认为,这次活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心理咨询,通过团体演奏这种艺术形式,让学子沉浸其中,达到释放自我、缓解压力等效果。“当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彼此熟悉、相互理解后,回到课堂时,或许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和更加深刻的感受去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
结合艺术探索新治疗方式
弹琴唱歌、填词作曲、舞台表演……以音乐为媒、用歌声搭桥,是音乐治疗师帮助饱受情绪困扰和精神压力的来访者走出困境的专业途径。除了“鼓圈”以外,钢琴、大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都可以参与进治疗过程。
刘志斌介绍,音乐治疗一门是融合了音乐、医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临床实践上,针对不同的来访者症状,治疗师要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案。在音乐治疗师手中,音乐就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刀,要用音符和旋律精准地“切”在来访者的感受神经上。音乐治疗有三大要素:来访者、治疗师、音乐元素。不同的音乐元素可以表达不同“情绪色彩”。
刘志斌说,自己曾有一名被酒瘾折磨的来访者,长期受困于压抑的家庭关系和情感问题。在体验过音乐治疗后,他原本的音乐天赋被进一步激发,从尝试填词开始,慢慢掌握了编曲。“多年后,我的这名来访者成为了一名自由音乐人,他积极参与很多社区的活动,还将自己的社交账号经营得有声有色。或许对他来说,音乐治疗并不只是一次短暂的‘治疗’,更是一个不期而遇的新生契机。”
2012年,深圳市康宁医院成立了精神康复科,正式引入了音乐治疗。如今,深圳市康宁医院已有7名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在儿童和成人的精神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医院的日常治疗,刘志斌还带领团队肩负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我们深入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小到几十人、大到几百人的活动都做过,目的是提高公众对于精神健康的关注和了解,让大家学会用艺术自我疗愈。”他说。
现在,社会活动已经占到刘志斌团队日常工作量的近一半。工作变得越来越忙,有时也会让治疗师自己感到压力。“我也会用音乐治愈自己。”刘志斌分享自己的经验:“我的方式是参加合唱团,找到自己在团队里找到自己的角色。治疗师也有自己的督导,帮助自己解惑和纾解情绪。人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能量。”
音乐治疗在治疗师眼中究竟是怎样一份职业呢?面对这个问题,刘志斌思忖片刻。“这是一个非常深、非常交叉的学科领域。我们可以把音乐与乐器、表演、叙事、绘画等很多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探索众多新的治疗方式。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学习,永远没有尽头。”
一审:廖文靖
二审:赵琦睿、刘敏华
三审:张 蕾
四审:刘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