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往事】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之歌》,是怎样写成的?
文化
2024-12-09 00:01
内蒙古
《青春之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述革命知识分子成长史的优秀长篇小说,在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中激起了巨大反响。
林道静、卢嘉川、林红、江华……这一个个青年布尔什维克的鲜明形象,定格在人们心中,启示着年轻读者:一个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何与时代相连接,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
《青春之歌》闪耀着青春和理想的光辉,深深印刻在中国青年的记忆中,在几代中国人的青春岁月里,都有《青春之歌》的旋律在回响。
杨沫设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从酝酿到完成,历时六年。
1950年,36岁的杨沫频繁因病休养,在病痛与孤寂中,抗战时期的记忆经常浮现在她的脑海。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有时回忆过去,回忆那些牺牲的战友、老百姓;也回忆我自己年轻时(包括小时候)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万花筒似的时常在我眼前晃动、缭绕,我恨不得一下子把它们从心上移到纸上。”
“假如有一天,有一本渗透着自己的心灵,打着个人生活、斗争的烙印,也荡漾着青春的火焰的书出现在世上,我想,我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幸福的人!”
杨沫设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这就是《青春之歌》创作的缘起。
1942年晋察冀边区文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前排左四为杨沫
在当时的年轻革命知识分子,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中,杨沫的经历是有代表性的。
1931年,杨沫为抗婚离家出走,走上社会,当过小学教员、书店店员。1936年,杨沫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她在冀中一带参加抗日战争,之后参加解放战争,先后担任过县妇救会主任、抗联会宣传部长、报社编辑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地区,干部伤亡率非常高,许多与杨沫有着深厚友谊的战友,三两天前还在一起工作、谈笑,忽然就牺牲了,牺牲时往往二十来岁。
杨沫曾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回忆他们:《黎明报》刻字员马敦来,圆圆的脸总含着温和的笑;区委书记吕烽,常在夜间与杨沫一起穿行于敌人的心脏,找到群众开展工作;敌工科科长李守正,喜欢文学,与杨沫碰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区长王泰,子弹打光后牺牲在熊熊烈火中,就在牺牲前两三天,还送给杨沫一只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精致的小怀表……
烈士们为国家和民族舍生取义的精神,使杨沫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渴望把烈士们的丰碑搬到广大群众面前,“这思想像命令似的在我心里轰响着”。
1951年8月,杨沫明确了以女主人公的成长来建构长篇小说的想法,这就是《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林道静。
作品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一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形象,将林道静的人生经历融入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宏大叙事。
林道静从个人反抗融入集体斗争、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软弱变为坚强的成长过程,呈现的正是杨沫以及与她有过共同经历的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杨沫形成了革命工作至上的观念,并以此确立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她渴望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获得自由,拥有波澜壮阔的人生。
为参加抗战,杨沫先后把还在吃奶的女儿、刚出生的儿子寄养出去,“我跳出了感情的牢笼,走出了狭窄的家庭,投身到一个伟大的集体中来了!我知道等待我的是危险甚至死亡,也许我将永不能见到我的女儿,比起一个革命青年对于革命事业的向往,那算得了什么呢?”
而作品中,林道静所遇到的各个人物,她最初的恋人余永泽、引领她走上革命道路的“精神导师”卢嘉川、她最终的革命伴侣江华、温柔而坚定的女共产党人林红等,都有着杨沫人生各个阶段的影子。
1951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杨沫开始动笔写作,小说初名为《千锤百炼》,后改为《烧不尽的野火》,最终在出版时定名为《青春之歌》。
经过六七次重写、修改,小说初稿终于在1955年4月底全部完成。2
读者来信络绎不绝,
询问林道静、卢嘉川等书中人物
是否还活着
《青春之歌》的出版过程充满波折。
由于小说主要描写知识分子生活,与写工农兵的文学主潮有些游离,中国青年出版社拿到初稿后举棋不定,要求杨沫自己找名作家写审读意见,如果被专家肯定,小说就可以马上出版。
杨沫通过妹妹、著名演员白杨介绍,请中国文联秘书长阳翰笙审读,阳翰笙抽不出时间,就把稿子转给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专家欧阳凡海。
欧阳凡海写来6000字的长信,提出非常细致的修改意见,由于分析缺点比较多,中国青年出版社不再主动与杨沫联系。
在出版无望的情况下,杨沫想起过去的老同事秦兆阳,请他把书稿介绍给作家出版社。由于秦兆阳时任《人民文学》副主编,说话有分量,作家出版社决定尽快出版,但因为外部社会因素、纸张严重紧缺等原因,小说的出版一再延宕,中国青年出版社也想趁机拿回小说的出版权。
几经周折,《青春之歌》终于在1958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小说《青春之歌》第一版,195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令杨沫本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小说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短短半年时间就发行39万册,至1959年6月共印刷13次,发行121万册。到1990年止,累计发行500万册。
短短几个月时间,杨沫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干部变成在报纸上经常出现的知名人物。
青年学生是《青春之歌》主要的读者群。北京大学生物系三年级学生曾排队轮流看小说,大家都很急切,有个同学生病住院,“我们把看书的优先权给了他,这被认为是最好的关怀和很大的幸运”。有些同学好不容易拿到小说,“晚饭也不吃饱或者干脆不吃就到参考室去占座,一看就是一个晚上”。
《青春之歌》在许多工厂也很流行。北京市电子管厂一号车间二工段乙班的30位青年,竟然有27人看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知识女性也是《青春之歌》的重要读者。当时成千上万的知识女性,与林道静有着大致相同的遭遇、思想和情感,从寻求个人出路而走上了革命道路,她们能够从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中看到自己,从而成为小说的忠实读者。
读者来信络绎不绝,询问林道静、卢嘉川等书中人物是否还活着。
有一个战士来信表示,一口气读了两遍,迫切想知道林道静现在什么地方工作,叫什么名字,她的身体怎么样,并说部队里很多同志读完后,都关心她,怀念她。
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某部甚至开来公函,请求作家杨沫提供林道静的具体地址,以便直接与她联系,更好地向她学习。
有几个南京的女学生来信说,她们曾几次到雨花台寻找卢嘉川的坟墓,非常遗憾没有找到……
《青春之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青春之歌》缘何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杨沫把最真挚的革命情感与追求入党的神圣感注入作品,使《青春之歌》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这是小说畅销的根本原因。
多数读者来信都表示要以卢嘉川、林红、林道静为榜样改造自己,一些读者表示要从余永泽、徐宁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小说因此被称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教科书”。
现在许多人认为《青春之歌》对读者的吸引力,主要源于“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感情戏,这显然是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流行观念解读革命时期的文学,而忽视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阅读风尚:当时的文学阅读并非仅是一种消遣娱乐行为,更是一种寻找人生之路和政治理想的方式。
小说出版后产生了轰动性影响,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读者郭开尖锐批评杨沫以同情的态度写林道静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没有写林道静与工农相结合,从而在《中国青年》《文艺报》《读书》等报刊引发关于《青春之歌》的大讨论。
1959年《中国青年》第4期发表茅盾的《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一文,为这次讨论作了总结。茅盾明确肯定了《青春之歌》“是一部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林道静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追求真理的女性”,认为林道静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因而,这个人物是有典型性的。”
并指责武断粗暴的批评者:“如果我们不去努力熟悉自己所不熟悉的历史情况,而只是从主观出发,用今天条件下的标准去衡量二十年前的事物,这就会陷于反历史主义的错误”。
1959年下半年,杨沫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小说进行系统修改,补写了林道静在农村的七章,约8万字,增加、修改林道静和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此后又对小说进行整体修改、调整,并于1960年正式推出《青春之歌》再版本。
杨沫曾说:“与其说《青春之歌》是我一个人写的,不如说它是集体智慧、集体力量的创造更合适,也不如说它是党的光辉历史的自身闪现更合适。”
也可以说,《青春之歌》的写作与反复修改的过程,是杨沫及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精神结构、理想信仰、痛苦欢乐与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思想历程相互契合、相互对话的结果。
邓颖超给杨沫写信:
“《青春之歌》电影我看过不止
一次,小说也看到‘忘食’”
由于小说《青春之歌》产生轰动性影响,小说的电影改编问题成为文艺界关注的焦点。
早在小说出版之前,杨沫的妹夫、导演蒋君超就开始着手电影剧本的改编,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把《青春之歌》列入拍摄计划,并选好了导演和演员。
由于周扬、陈荒煤等领导坚持由杨沫自己来改编、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拍摄,上影厂改编和拍摄的请求被否定。
1959年初,在波及全国的《青春之歌》大讨论中,杨沫吸收各方面的意见,把小说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指示邓拓、杨述等领导“一定要用最好的胶片,把《青春之歌》拍好”。
为了寻找饰演林道静的最佳人选,导演崔嵬在全国发起一场寻找“林道静”的活动,通过媒体报道,发动广大群众对林道静和其他角色的扮演者提出建议,甚至远在印尼的华侨也给北影厂寄来了演员名单表。
白杨、张瑞芳等著名演员,都想饰演这个角色,崔嵬力排众议,大胆起用了湖北歌剧院不知名的小演员谢芳。
参与电影《青春之歌》拍摄与制作的人员,大都有着相同的历史经验与情感体验。
电影《青春之歌》剧照
导演崔嵬参加过北平的学生运动和冀中的农民斗争,“我熟悉当时的历史情况,我理解林道静的思想和斗争,懂得她的快乐和忧伤,因为我也是沿着她所走过的道路走过来的,这也是我能将这部影片拍好的重要思想基础。”
谢芳虽然没有革命斗争经历,但她生长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能够准确把握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抓住林道静思想情感的变化。
秦怡为了进入林红的内心世界,白天读《青春之歌》的评论材料,晚上看《革命烈士诗抄》《红旗飘飘》,还跑到天安门广场去寻找灵感。
音乐家瞿希贤为《青春之歌》写音乐时,特意重温自己、也是林道静走过的历史,并在音乐中引入《五月的鲜花》《救亡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他们青年时代所唱的“青春之歌”的旋律,来表达崇高而美好的思想感情,“在今天再唱起它时就仿佛重逢自己最亲密的老战友那样激动人心。”
在相关领导审看影片时,陈毅认为影片达到了国际水平。在陈毅推荐下,周恩来夫妇邀请导演、编剧和主要演员来到中南海西花厅家中,和他们一起在餐厅临时改的小放映室里,观看电影《青春之歌》。
杨沫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个时刻:“总理坐在中间,两边是邓大姐和我。……影片放映中,总理忽然扭头小声对我说:‘小超很喜欢看你的小说《青春之歌》……’我讷讷地说不出话来。此刻我能对总理说什么呢?当影片放映了将近三个小时,就要结束了,总理又对我说:‘小超身体不好,看电影只能看到一半。可是今天她能把这么长的影片一气看完了。’”邓颖超后来曾给杨沫写信,说:“《青春之歌》电影我看过不止一次,小说也看到‘忘食’。”
邓颖超写给杨沫的信
电影最终在全国放映,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影院全部爆满,很多影院24小时放映,出现许多人饿着肚子通宵达旦排长队买电影票的盛况。抗日时期流行的歌曲《五月的鲜花》因这部电影,再次流行全国。
电影《青春之歌》剧照
1995年12月,杨沫去世。
在杨沫的追悼会上,“《青春之歌》教育了整整一代人”成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今天,“青春之歌”四个字,已经成为颇具象征意味的语词,进入人们的常用词库之中。
《青春之歌》启示着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结合起来,勇于承担社会和历史的责任,不断开阔自己的心胸和眼界,使自己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幸福与力量,让青春发出绚烂的光彩。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8日 14版,作者武新军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记忆中的往事
——
通过回顾往事,交流情感经历,分享人生感悟,传递人生正能量……
阅读更多原创作品的请关注《记忆中的往事》!
记忆中的往事
通过回顾往事,交流情感经历,分享人生感悟,传递人生正能量……
最新文章
【1月11日】100年前的今天,中共四大在上海胜利召开,拉开了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孙魁义】沁园春•感怀标点引进之功德(外三首)
【陈景云】奉献精神之悟
【白雪文】警察节感怀(三首)
【夏维福】七律•游览海南博鳌会址 (外一首)
【于维义】交警辛苦了(外三首)
【陈柏蒼】人生健康养生的点滴值得分享
【经典老歌】今天是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纪念日,重唱《工农兵联合起来》,追溯革命光辉历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月10日】铁血丹心铸警魂,忠诚为民谱华章;人民警察保平安,万家灯火守安宁——写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来临之际
以诗歌寄情,用文字献礼——祝贺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专辑
【董书贵】五言长诗•警察光荣一一庆祝第五个警察节(二首)
【王学东】从警路上永葆初心——献给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歌
【李彬】藏蓝之光,守护万家灯火
【陈景云】正义与责任的坚守——值此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献给我的警察战友们
【吕虹】我是一名警察——有感于昆明交警郑晓曦(外一首)
【电影歌曲】今天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重听1980年《戴手铐的旅客》插曲《驼铃》,歌声沧桑富有感情,勾起多少人的回忆……
【书魁】相见在腊八时
【李彬】腊八粥里飘出的年味儿
【董书贵】说腊八(三首)
【杜雪峰】天净沙•腊八飘雪(外一首)
【师永德】中华盛世领先人——和白雪文《腊八粥》诗(外一首)
【刘晔】腊八快乐(外一首)
【王学东】昨天的风
【孙魁义】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的五个景点组诗
【李彬】染上春的惠州
【常青】沁园春•我的2024(外两首)
【刘冬梅】写作,心灵的港湾
【李金瑞】城乡到处迎新年
【杜雪峰】江城子•家母寿无疆
【往事】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四位伟人合影像
【孙魁义】沁园春•千古一丞——纪念周总理逝世49周年(外两首)
【白雪文】缅怀周恩来总理(外两首)
【贾玉峰】元月八日祀周公(外三首)
【陈景云】我心中的周恩来(诗两首)
【王春光】怀周公(外两首)
【于维义】怀念周总理
【1月8日】生如巨木参天一世,逝化海棠芬芳众生——写在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9周年之际
【今日三九】最冷不过三九天,滴水成冰随处见
【董书贵】三九吟
【贾玉峰】冬问三九风
【李彬】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于维义】三九天寒忆童年(外三首)
【陈景云】冰雪大世界——写在第41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之际
【经典音乐】今日三九第一天,送一首小提琴曲“冬天的记忆”,愿你我在冬季有最美的相遇......
【董书贵】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张苏】兰卡周总理所栽树下遥想(外一首)
【于维义】缅怀周总理
【李金瑞】怀念敬爱的周总理——2025年1月8日是周公离我们而去49周年(外一首)
【赵文瑞】诉衷情令•怀念周总理(外两首)
【玉山】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