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
“蓝色字”
,关注我们哦!!
作为阿根廷人民选出的“救星“,米莱肩负着国家兴盛的重任。但从外界看来,自米莱上台后,似乎其除了常做荒诞之举外,很少有真正能“挽国之狂澜”的作为。而其在对美和对华的态度上,更是天差地别。
而当特朗普胜选后,米莱便迅速现身于海湖庄园,向这位美国前总统表达了祝贺。这一行动背后的含义显而易见:米莱希望借助美国的影响力,为阿根廷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间持续已久的债务谈判增添新的筹码。
但细细看来,阿根廷这些年来的外交政策却有了很大变化。因为他不仅去了海湖庄园庆贺,还在最近的G20峰会上大谈中阿友谊,这大大出乎了西方政客的预料。
事实上,米莱上任后,痛下决心进行改革,其手段的激进程度堪比他竞选时的言辞。他削减公共开支,将政府部门从22个缩减至9个,并裁掉了超过3万名公职人员,甚至全面中止基础设施项目。
从数据上看,这些改动似乎初见成效:通胀显著降低,外汇储备增加,国家信用评级上调。然而,与此同时,阿根廷社会也因这波改革痛苦不堪,GDP下降,贫困率飙升,百姓生活艰难。
看似光鲜的经济数据掩盖不了改革所付出的高昂社会成本,尤其是大规模私有化政策,让阿根廷仿佛更像是一家公司,而非一个国家。那些日子里,许多阿根廷民众失业,甚至面临挨饿的窘境。
全面推行美元化的措施更是让阿根廷失去了经济政策的自主权,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不仅是对民众利益的忽视,更是对国家主权的一种挑战。
米莱并非不清楚改革的弊端,他只是更加明白变革需要在风暴过后才能露出彩虹。事实上,时间推进,他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展示出不同以往的务实态度,尤其是在对中国的态度上,“变脸”之快令人惊讶。
米莱在竞选期间曾对中国表现出明显的敌意,甚至扬言要减少与中国的合作。然而,随着政治现实的形势逼迫,这种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在G20峰会期间,米莱第一次与中国领导人会面,会谈气氛非常和谐。当曾经的言辞遭遇现实的考验,米莱选择了实事求是。
双方的会谈中,中国明确表示愿意在能源、矿业和农业等领域加强与阿根廷的合作,并继续提供金融支持,帮助阿根廷稳定其经济形势。米莱对此态度积极,承诺阿根廷将成为中国可靠的伙伴,并为中国企业在阿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无疑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转折。
但是什么促使米莱做出这种改变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阿根廷经济困难重重,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和投资潜力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忽视的机遇。
2023年,中阿两国贸易额达到2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继续与中国深化合作显然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就连《华尔街日报》调查后也指出“米莱无法与中国脱钩”。
国内是个什么情况,只有自己清楚,同时,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合作共赢的态度也让米莱意识到,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将是明智之举。
通过合作,中国不仅为阿根廷打开了更多的市场,也成为其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柱,而且,米莱无需担心因为经济过于依赖中国,而导致阿根廷在政治等方面遭到打压和受制。而中方对米莱的热情与许诺,更增强了其决心。
米莱对华态度的转变让人惊讶,而其对其他国家的态度变化同样引人关注。例如,他在国内解雇了在联大投票批评美国的外长,并对全球气候政策持怀疑态度。这些动作无疑显示出米莱在国际关系中游刃有余,他试图在东西方之间寻求平衡,找准自身的立场。
不过,米莱如今对华的态度已经越来越积极,他不仅在修正自己的国际战略走势,更展现出一种呼应时代需求的务实性格。
例如在最近G20峰会上,事关台湾问题上,此前米莱一向随美而行,嚷嚷的厉害。如今,他也明确表态,坚定支持中方政治立场,并承认一中原则。某种程度上,此前的对华态度不过是政治策略,而当把握住稳定国家利益这一大方向时,他自然知道该做何调整。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米莱已经计划在明年1月访问中国,这昭示着中阿关系将迎来进一步的深化合作。对于米莱来说,妥善利用与中国的关系将不仅影响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路径,也可能为他的个人政治生涯增添新一层保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