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内原卢沟桥一小校区启动更新改造!老校区被一分为二,未来规划——

民生   社会   2024-10-29 17:14   北京  
近日,
宛平城内卢沟桥小学(沟桥一小)老校区
开始进行更新改造,
学校大门已经应蓝色的防护网围起来,
学校内平房的教室窗户和门都已拆除,
后续房顶也将拆除,
房屋的主体结构保持不变。
学校被分成了两部分进行改造,
以学校操场南侧为边界
学校操场南侧的教室平房区将
由丰台文旅集团进行更新改造,
从此前的招标文件看到,
这部分将建成为研学基地片区。
操场及操场北侧平房已由抗战馆接管,
作为未来博物馆之城的一部分,
近期有很多大型机械
正在对操场内的树木进行移植,
操场上的松树和银杏树已经浮出地面,
根部四周已经被木板保护起来
此前从招标竞争性磋商更正公告中看到,
拆除工程清单项目中提到
原卢沟桥一小内的部分建筑物整体拆除,
整体拆除平房、整体拆除库房、
整体拆除美术室、整体拆除指挥室、
整体拆除厕所。
室外部分景观也将拆除。

学校大门已安装脚手架和蓝色的网

卢沟桥第一小学的牌匾还在,
希望能够把它保存下来,
作为作为历史的见证


学校内部也开始安装脚手架,对兴隆寺门楼进行更新改造

学校平房区门窗已经拆除,
脚手架也安装完成,
后续对建筑进行更新改造

学校操场南侧已经被围挡一分为二,
围挡北侧归属抗战馆进行改造

校园内的松树和银杏树,已经浮出地面,
根部四周已经被木板保护起来

施工告知书

成立于1914年2月的卢沟桥小学,
在110年的历史中,
经历了风雨沧桑和岁月的洗礼,
见证了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这所学校,
也经过一代又一代卢小教师辛勤耕耘,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
他们也许刚刚升入更高的学府,
也许奋战在各行各业的精英,
他们的足迹也也遍布世界各地!

如今,
这所校园也将完成他的历史使命,
薪火相传,
这个原校址,
未来这里也将作为宛平博物馆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续发光发热,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也会给宛平古城带来繁荣兴旺!

一起回顾一下这座110年的老校旧址,
记录下校址最后的印记。
学校大门

大门上方有“兴隆寺”牌匾。

兴隆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丁未年(1607),清代康熙六年(1667)重修。民国后,该寺日渐衰败。原来该寺有正殿三间,配殿六间。清朝《日下旧闻考》记载,“兴隆寺于康熙六年重修,有开建十方院碑,吏科给事中赵之苻撰。磬一,明成化六年铸,钟一,上勒万历丁未敕赐护国广慈寺字。”该寺倒塌后,寺内供器、钟、磬等物被全部变卖。兴隆寺原物大多已遗失,木制物品烧毁,大钟遭日军掠走。1958年兴隆寺被拆毁,如今仅存大殿遗址(遗址上有新建筑物)及东配房三间。2005年复建兴隆寺三门。
学校操场南部教室

学校操场

刚进入学校大门,

映入眼帘的是石头上刻有“责任”二字的泰山石

“责任、感恩、健美、自信”的校训

立德树人教之责,立志图强育之任的办学理念

《少年中国说》水幕墙

刚进门的左侧一排平房是办公用房和校长办公室
学校的食堂
教师餐厅门口的法国泡桐,也有几十年了
教师餐厅
学校通道两侧的宣传栏
教学楼分布在主通道的两侧
以上是低年级的班级教室
在每排教室的中间有很大的活动场地
教师办公室紧邻学生教室旁边
校园内随处可见的休息长廊
学校宽阔的操场,远处就是宛平城北城墙
从操场向西走一个狭长的通道,
就是高年级四五六年级的所在区域,

通道向西就是宛平城西城墙

音乐教室和西城墙,通道右侧是六年级教室

学校北侧紧邻宛平城北城墙

卢沟桥小学(原卢沟桥一小)大致范围

▌说明:本文由宛平生活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邻居们的朋友圈!
关注宛平生活网官方公众号

宛平生活网
更快、更及时的了解宛平、卢沟桥、五里店、看丹、长辛店、北宫等丰台的生活信息和新闻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