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潮州饶平:浮山柿饼成增收致富“金果子”,羊城派乡村直播间现场打卡

文摘   2024-11-14 16:16   广东  
“浑身玫红,质润如脂,肉韧如膏”,形成于清代的“浮山柿饼”,在潮州市饶平县浮山镇已传承了两百多年。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潮州市持续推动县镇村特色农业的发展,注重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标准化生产,“浮山柿饼”产量规模不断增大,产业品质持续提升。11月14日,羊城派乡村直播间走进潮州饶平,打卡当地特色柿饼产业。
当天上午,羊城派乡村直播间团队与乡村振兴驻浮山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杨凡、饶平县浮山柿饼坪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伟锋、饶平县级柿饼制作非遗传承人曾伟松一同走进潮州市饶平县浮山柿饼文化体验园、浮山柿饼大型晒场、浮山柿饼美食一条街,通过直播镜头生动记录饶平浮山柿饼特色产业。
饶平县级柿饼制作非遗传承人曾伟松介绍柿饼加工制作过程
驶出了浮山高速收费站不久,直播团队看见省道边一排温馨明亮的柿饼店铺,那便是饶平县浮山柿饼文化体验园。园内店铺前的停车位停满了来自周边城市的车辆,商户们正在门前热情地招揽着顾客。漫步沿路店铺,抬眼可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主题墙画,街后的制作基地内,农户们正抢抓时间加工、晾晒着此地独有的“浮山柿饼”。立冬虽过,但此地仍一副秋意盎然的丰收场景。
园内一片金黄
饶平县级柿饼制作非遗传承人曾伟松现场向记者介绍:“从柿子到我们食用的柿饼,需要经过采果、挑选、清洗、去缔、削皮、上架、晒制等多道工序,在整个晾晒过程中,每天中午都要手工给柿饼翻一次面,这样才能保证柿饼两面颜色、受热比较均匀,防止霉变。”
上百年来,此地的农户们遵循着古老的制作技艺,让柿饼既沉淀阳光味道,又展示古法晾晒娴熟工艺。曾伟松说罢,便在现场演示起来。去缔、清洗工序后,削皮的动作精准而迅速,一个个金黄的柿子在他的手中“脱胎换骨”,一个个饱满圆润柿肉便呈现眼前,而柿子皮则削成了完整的长条。“此外,晾晒中的柿饼要分三次捏制,每次都需要不一样的手法,直至晒21天时捏制定形。”曾伟松介绍。
柿子迅速被削皮
据介绍,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饶平县、浮山镇加大了对浮山柿饼产业的扶持力度,改变了原先此地加工和销售停留于传统手工小作坊式的发展模式。在集中农户统一加工、改善加工技术、做大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多管齐下,建立“原产地-标准化加工-集中销售-文化旅游-非遗传承”的全产业化链条,建设起一个集柿饼非遗展示、加工、购销产业园。
浮山柿饼文化体验园
乡村振兴驻浮山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杨凡介绍:“我们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引进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加工博士团队入驻坪洋村,研究柿饼清洁加工技术。并在村中打造了柿饼清洁加工示范基地和产业化教学基地,建立从采摘到整形分级14个标准化加工流程,并推动申报柿饼SC认证。”
浮山柿饼
利用毗邻省道的区位优势,当地统筹驻镇帮扶资金升级改造柿饼非遗街,打造了浮山柿饼文化体验园,增设晾晒区、制作工艺流程展示和制作技艺表演等场景,将柿饼产业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在此基础上,浮山镇还成立饶平县浮山柿饼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营商环境。
浮山柿饼晒场
饶平县浮山柿饼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伟锋介绍,“去年,在坪洋村‘两委’牵头下,我们成立了柿饼专业合作社,整合零散柿饼户入街经营,进一步规范经营方式、价格及食品安全。目前柿饼街近30家柿饼专卖店,年销量达到80多万斤、产值超3000万元。我们还成立了坪洋强村公司,为柿饼经营者提供青柿采购等服务。并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搭上电商的快车,逐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
去年,浮山柿饼制作技艺入选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入选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也以此为切入点,在打造好柿饼文化体验园的同时,揭牌成立文化研学基地,举办“柿饼节”等特色文旅推介活动。“目前,我们也正在筹备举办新一届‘柿饼节’,以柿饼非遗制作沉浸式体验促进柿饼销售,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向旅游手信转化,让我们的土特产逐渐变成农户致富增收的‘金果子’。”杨凡说道。

“饶平发布”编辑部

编辑:余艳琳、许伊琳

责编:高素荣、黄国鑫

编审:林晓彬

来源:羊城派



△点击动图进入“创卫随手拍”小程序,提交创卫相关信息、照片,海量话费等您来拿!



关联推荐


1.直播预告丨羊城派乡村直播间走进饶平 带你打卡当地浮山柿饼产业

2.饶平浮山:柿饼正飘香 农家晒秋忙

3.羊城晚报·羊城派丨潮州:饶平县举办2023年“浮山柿饼”非遗文化推介暨台港澳文化研学基地揭牌仪式


▽《大美饶平 粤东一璧》宣传片

▽饶平县招商引资宣传片

▽《啊!饶平》城市形象歌曲MV


饶平发布
展现红色苏区、绿色生态、蓝色海洋,多彩饶平独特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