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阜寨红薯的“七十二变”

政务   2024-12-06 20:05   陕西  

12月1日,冬月暖阳高照,兴平市阜寨镇高王村,渭河北岸的红薯田里,拖拉机拉着割蔓机驶过,绿色藤蔓混杂着泥土形成一座座小“山头”,换上“大犁”开过,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红薯探出头来,几十名群众紧随其后捡拾、刨泥、装袋,或肩扛或手提,装车起运。
“高王村、张耳村、马坊村、田阜村等渭河北岸的土质多为沙壤质潮土和轻壤质潮土,非常适合红薯种植。”阜寨镇镇长闫伟介绍,阜寨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G25”“板栗”“蜜薯”3个品种红薯种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镇400亩红薯全面进入丰收季。
此时,在兴平阜盛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厂内,刚从地里挖回来不久的红薯已经堆成了山,工人师傅将红薯倒入清洗机,经过碾磨、沉淀、过滤、浓缩等数道工序,多余的红薯渣运往公司下属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雪白细腻的红薯淀粉装袋进入生产车间,伴随着压粉机隆隆作响,一根根细长的粉条“新鲜出炉”,在这里红薯的“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留了红薯的纯正口感,加工的粉条有嚼劲很筋道,每斤12元欢迎选购。”在直播间里,公司负责人郭星辰正对着镜头向网友们推介红薯粉条。
据了解,该公司在高王村流转土地300亩,专门种植“G25”红薯品种,每亩产量8000斤,适合磨粉,淀粉含量高,现在地里挖红薯的有60多位附近的村民,每天能采挖8万多斤,挖完直接运到加工厂,红薯从田间地头到制成粉条,只需要半天时间,一体化粉条加工线,每天可加工粉条1万斤。
“现代农业必须迎合当下的销售模式,好的农产品只有积极拥抱互联网优势,才能迅速打开销路,扩大品牌影响力。”郭星辰说,红薯粉条供不应求,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万元。
红薯从一产的科学种植到二产的精细化流水线深加工,再到互联网宣传销售,在阜寨镇红薯粉条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真正发挥了产业联农带农作用,不仅成倍地提升了红薯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周边群众在农闲时间提供就业岗位,还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来源:咸阳日报

编辑:  屈粉艳

审核:边阿妮   魏俊娜

兴平发布
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发布兴平政务信息、政策解读、民生资讯。投稿邮箱:xpszfb@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