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泽,毕业于鄂尔多斯市衡水实验中学,为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生。2013年加入准格尔义工协会。母亲杨裕萍身为志愿者持续12年捐资助老助学,荣登内蒙古好人榜,荣获准格尔旗道德模范。受母亲影响,高铭泽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2024年7月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支教活动。
7月20日,怀揣着一颗忐忑的心,我跟随吕妈的脚步登上了通往昆明的飞机,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着支教活动会是什么样的体验,描绘着心中所想象的下乡场景。随着大巴停在了马鸣小学的门口,我明白这场15天的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看着这偏僻的环境,落后的设施,我的心里不免有所失落,为自己之后的生活感到担心,不过事实证明,我们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远超我们想象。不到一天时间,我便和所有的支教团成员打成一片,共同为了我们的集体付出,在这其中,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成就感。
清楚的记得,在第三天的课堂,当我熟练地叫出一位同学的名字时,他瞪大了眼睛,好像在说你已经认识我了吗?看着他天真的模样,我自豪地说:老师已经记住你们所有人的名字了。当我一个一个叫出他们的名字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亲爱的孩子们,我想如果这样做能让你们开心,感到自己被认可,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不仅记住了你们的名字,还记得你们每个人的笑容。
在给孩子们讲英语书写的时候,每一位同学争先恐后想让我批改,看到孩子们这样好学,备课时的辛劳不值一提,看到本子上那一个个灵动的字母,试卷上那一串串鲜红的90分,此刻,我支教的最大意义得以展现,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支教老师的意义,或许我的脚步走向了远方,但我带来的知识让你们永远受用。在某个写单词的瞬间,我想你们也会不经意间的想起我吧,至少,我会在人生的道路中,想起我也曾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传道授业。
在此次研学支教助学活动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下乡生活了。记得我所资助的那个孩子,她的家长落有残疾,一个没有主人收拾的家总是乱糟糟的,吕妈带着我们一众人从院子角落到锅碗瓢盆,清洗到方方面面,收拾出来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家。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从来没有在家里做过一顿饭,但是在那天的活动中我却成功地做出了一道味道尚可的青椒炒肉,那一刻,我深深的明白了,一切看起来难做的事情,当你真正上手去做时,就会变得简单。
上山砍柴的活动自然我也没有体验过,那天我第一次背着竹篓,拿着镰刀,带着孩子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山麓,可进入林子里面后,才发现这项工作是异常的艰难。我们的经验不足导致砍的柴火不是太细就是太潮,林子里面处处都是蛛网,每个人的头上都多了几分雪白。一番辛苦劳作之后我不禁感叹电力的方便让我们免受其苦,却也想到了许许多多未通电的山区家庭,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时光匆匆,支教的日子到了最后一天,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思考该用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离别。我深知自己作为支教老师不能哭,否则孩子们也一定会更加难过。可当我收拾好行李,走出校门,看到大巴车两侧送别我们的孩子们时候,我再也无法克制,与他们一起抱头痛哭。短短15天,我们的情谊却已经深刻地印在彼此之后的人生轨迹之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深信不疑,纵使远隔千里,我们的爱也永不凋零。
支教生活过去的这段时间,我总是时不时想起当初的某一瞬间,这是一场永世难忘的经历,带给我的,是一个自立的习惯,一份深厚的友谊,更是一个自信的我。我在云南支教的大舞台上,第一次作为代表进行发言,第一次给这样多的孩子们讲课,第一次给别人做饭等等等等,这场15天的研学经历教给了我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我想人生路漫漫,何不多去参加几次这样的活动,为未来的人生路奠基呢?支教研学活动,我们明年不见不散。
编辑:高铭泽
校对:李欣洋
审核:裴旭元
监审:吕海英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