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九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文来高中的青少年来诵读《上海小史(新版)》。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吴根越角”探析》节选。
清初,很多学者的诗作中,并提“吴根”“越角”皆为杭州;清初,不少人认为“吴根越角”在扬州,但嘉兴人视当地为“吴根”,收录清初嘉兴词人词作的《浙西六家词》都用“吴根”代指嘉兴,最为显著者的是李符《钓船笛·效朱希真渔父词》起句“生长在吴根”。清代乾隆年间,李稻塍作《檇李怀古》一诗有“俯仰吴根几时换”,檇李在嘉兴。清雍正《续修嘉善县志》说“嘉善处吴根越角间”,清乾隆《乌青镇志》称“乌青地当越角吴根”,嘉兴府属下的嘉善、青镇以及湖州府属下的乌镇都表示它们与“吴根越角”关系紧密。直到民国后的1923年,柳亚子将分湖(今汾湖,古称分湖,湖水半嘉兴半吴江)纪游之稿结成《吴根越角集》。如今,嘉兴、吴江和上海的青浦环淀山湖地区以及金山的枫泾,都以“吴根越角”自居。
历史上,浙江嘉兴、苏州吴江、上海青浦环淀山湖地区等地,在秦汉时期,共属于会稽郡,唐代则都属于江南西道的苏州,宋代吴江隶于苏州,而嘉善与青浦同属于秀州(嘉兴),那时的秀州还辖有今天上海市的不少地区,到元代,三地行政隶属已经分开,吴江属于平江路(苏州)、青浦属于松江路、嘉善属于嘉兴路,但它们都隶于同一个高层行政区江浙行省的北部。行政地理的划来划去,都割不断这些地区语言、风俗等社会文化的一体性,官员们可能对行政区域边界比较敏感,但地域上的民众,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的行政区隔感,尽管他们对边界的概念要比许多政府官员和一般文人们清晰得多,口耳相传,世代民众都记得哪些地方属于哪个辖区,哪些人属于哪个辖区,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种种差异。
江南的粮食交易、棉布生产、农业工具的制作与流通等,市场化是一个无形的大手,它充分调节着这些地区的人口流动与产业发展。在前工业化时代,这里的城乡之间、乡村之间、村镇之间的互动与互补性较强,产业态势上有较大的一体性。在21世纪的今天,长三角一体化已经是国家战略,除了交通的对接,产业的合作,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如G60),长三角还专门将传统所说的青浦吴江嘉善的“吴根越角”地区,统合为一体化管理的区域,也不啻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好兆头。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九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文来高中的青少年来诵读《上海小史(新版)》。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和上海史学者仲富兰所著述的《上海小史》是“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中的代表之作,于2020年出版,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沧海桑田、筚路蓝缕,终成“上海”,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此次推出新版,文字更精炼,排版更优化,装帧更赏心悦目。
资料来源 | 今日闵行、今日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