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首届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国际会议在重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太空生存技术创新、地外生态系统构建、外空资源和平开发利用等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人类在太空生存还有哪些难题需要攻克?如何创新太空生存技术、加快利用太空资源?快来和小布丁一起寻找答案……
首届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国际会议在渝召开 重庆大学供图
人类已勇闯深空315次
2024年6月25日,我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携带1935.3克样品返回地球,这些样品采集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该盆地是月球上最大、最深且最古老的盆地,这为厘清月球正面和背面物质组成的差异、破解月球二分性之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嫦娥六号不仅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更刷新了人类探月的新高度,让人类对月球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会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在作《中国探月四期工程进展》报告时表示,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到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从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到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全面推进,中国深空探索的脚步迈向更远,愈发坚实。
于登云说,迄今为止,人类已勇闯深空315次。其中,月球探测就占了135次。自2004年以来,我国月球探测共实施9次发射,均获得成功。
推动太空技术创新
重庆大学向深空探测“进军”
“从太空获取电能再传回地球,未来不再是异想天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杨士中正带领团队开展“向太空借电”的研究。杨士中介绍,围绕太空太阳能电站技术验证,其团队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并在高压大功率电力技术、无距离无线能量传输、空间电力材料与器件、总体系统集成与验证等方向上,进一步开展技术研发与试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汉龙则带领团队开展月球生物建造的研究。他在作题为《微生物月壤矿化加固技术》的报告中提到,2020年,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团队分析其样本成分,在实验室内开展了月壤的复配,并随之进行了复配月壤的微生物加固实验。未来,微生物注浆加固技术可用于月面路面建设,降低月尘影响。
近年来,重庆大学持续推动太空技术创新,向深空探测“进军”。如大规格复杂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适配构件,已成功应用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助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三次“太空快递”任务;“嫦娥四号”任务载荷大胆创新,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首次开展生物试验,成功培育出月球的“第一片绿叶”;“阿尔法对日定向驱动机构”适应了太空高低温交替变化的极端环境,在空间站运行良好。
荒芜的月球上生长出第一片绿叶 重庆大学供图
2019年重庆大学牵头在月球背面培育出人类第一株植物,团队提出的基于月球、火星熔岩管道建立人类生存基地并利用重庆喀斯特溶洞开展地面验证实验的方案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11月27日至28日,大会还将组织专家前往酉阳,考察开展大尺度密闭洞穴生态系统验证研究的基地。
空间科学是航天国际合作的主渠道
近年来,国际月球探测掀起新一轮热潮。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王赤在作《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总体科学目标》报告时表示,月球是研究地月系、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最佳标本”,可采用月球本身、月基科学实验、月基遥感观测等方式研究和利用月球。
“月球科研站既可观天又可测地。”王赤说,月球正面多盆地、多玄武岩,而月背则多高地、多斜长岩。月球地质科学的目标就是厘清月球内部结构、认知月球水的分布、成因、来源等等。月球科研站的月基天文研究,可以独特的视角研究系外行星宜居性,并探寻新的宜居带类地行星,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多国联合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轨道上建设的、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扩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王赤表示,空间科学是航天国际合作的主渠道,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将进行月球地质、月基天文、地月环境、科学实验和资源利用等5个方面的科研主题。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联合主办。当天,由重庆大学主办的Space Habitation(《太空生存研究》)期刊正式创刊。该期刊专注太空生存技术研究,已进入重庆大学高水平学术期刊培育资助计划、重点支持专业学术期刊。
大家都在看
发布会丨国际影响力!商业竞争力!市场吸引力!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十大重点项目,上新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周小平
编辑:钱薇薇 吴梦缘(实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