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青瓦红墙道寻常

文摘   2024-12-11 16:47   重庆  


马鞍山的名字,在全国各地都很普遍,其中重庆中心城区,出名点的至少就有两个马鞍山,一个在南岸区,另一个就在渝中区人民大礼堂背后。相比南岸马鞍山浓厚的开埠历史氛围,渝中区马鞍山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和西南大区建设时期的风貌,在小红书博主的点评中,这里有青瓦红墙里的老重庆味道,也有适合年轻人打卡的绝美机位。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导视游览图



有故事的小洋楼


马鞍山是藏在重庆“母城”中心的一座小山堡,两头高、中间低,形似马鞍。随着马鞍山传统风貌区的建设,这里也多了一个颇有“味道”的名字——“堂里”。


从枣子岚垭南入口进入,踏着厚重石板铺成的台阶蜿蜒向上,一路所见,是青砖砌成的石墙、天井连着院落,狭长的巷道贯穿其中,一栋栋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小洋楼坐落其间,让山城的韵味无处不在。


马鞍山面积不大,却连着32栋历史建筑,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沈钧儒旧居(马鞍山81号)。有别于风貌区内其他青砖小洋楼,沈钧儒旧居的黄墙、青瓦、朱门,虽经岁月洗礼,但依稀能从其斑驳的色彩中感受到当年沈钧儒为团结抗战所历经的风风雨雨。他的学生沙千里、著名作家茅盾、著名记者范长江都曾居住于此。


马鞍山47号衡舍,已入选重庆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著名报人邹韬奋也曾经在此居住过。在重庆的两年多时间,邹韬奋一家大多住在这里。当时,邹韬奋与居住在厚庐的“邻居”沈钧儒经常往来。


邹韬奋后来离开重庆,沈钧儒写下诗歌《衡舍桐花》表达对邹韬奋的思念:“马鞍山下粉墙边,一树桐花紫可怜。揽尽锦江春万里,低回不及此门前。”


 沈钧儒旧居



老住户的寻常巷陌


紧挨着马鞍山堂里的马鞍山村46号是一栋7层楼的老房子,86岁的郎有洁在这里住了30多年。往前追溯,楼房还没建起来之前,郎有洁就在马鞍山安家了,“我从1956年搬到马鞍山住,以前都是瓦片房,现在坡坡坎坎都还在,只是变化太大了。”


郎有洁说的变化,就是家背后的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她喊了几十年的“后山坡”。“很早以前,我们都是穿过‘后山坡’,到枣子岚垭那条街上的粮店买米。”她回忆道。


“对头!对头!那个上面地势是最高的。”邻居陈良才一边接过话茬,一边站起来给记者指着门前的梯坎:“从下面的学田湾,到马鞍山最顶处,接近200步梯坎!”这条路他走过几十年,每一段梯坎大概有好多步已经烂熟于心。

连着马鞍山村46号的还有两栋楼,虽然紧紧挨着一起,甚至共享一个院子,不过门牌号却是枣子岚垭151号,71岁的陈良才就住在这栋楼。


很多老邻居已经搬离了马鞍山,陈良才却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方便、人情味浓的地方,一如既往地每天早上去人民广场锻炼,接着再去学田湾菜市场买菜。


陈良才和蔼又健谈,家门口常常有去马鞍山堂里的年轻人来问路,他也会和他们聊几句,“这里说起来是渝中区的‘老地方’,现在反而年轻了。”


从这些年轻人口中,他知道了“小红书”,也知道家背后的马鞍山网上火了。


青瓦红墙是年轻人绝佳的打卡场地



历时7年焕新归来


跟随网络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马鞍山堂里,这里不仅有厚重的人文历史,也被游客视为大礼堂的最佳拍照打卡地。长满青苔的石栏杆、青青的翠竹、红色的墙壁和大礼堂的碧瓦红柱相映成趣,极具浓郁的中国风,被网友视为“故宫红墙重庆分墙”。


游客在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拍照留影



作为重庆市29个传统风貌街区之一,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于2017年7月启动,其中西区修缮工作于2019年完成,东区工程于今年10月整体完工。


马鞍山·堂里全面建成后,将与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一道,形成“三点一环”的旅游动线,实现主客共享的开敞街区,打造重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人文会客厅。


来源丨今日重庆

编辑丨范瀞予

责编丨何  婷

审核丨陈文越

声明丨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今日重庆
《今日重庆》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重庆名刊、重庆政经大刊、重庆唯一大型综合外宣期刊。今日重庆是重庆市主流媒体,曾荣获中国画报“2020-2021年度最佳媒体融合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