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首展丨一二三!“珐琅圈”顶配阵容出列新春看展去

政务   2025-01-31 11:44   江西  

 

  

新春看展去哪里?

江西省博物馆“故宫厅” 

为您呈上开厅首展“文化大餐”

全场皆珍贵文物的高规格展览

瑞彩熠熠——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

74件元、明、清三朝宫廷珐琅器中

一级文物7二级65件,三级2件

二级文物及以上占比 97.3%

12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掐丝珐琅器

四分之一 在江西省博物馆“故宫厅”展出

妥妥的全员顶配阵容出列!



掐丝勾画,珐琅生辉

方寸之间永恒的色彩

本期精选展出的至精至美珐琅器

带您走进“瑞彩熠熠”的世界


01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年代:元代

   尺寸:高28.4厘米,口径17厘米

   级别:一级

仿古鼎式。口沿下墨绿色珐琅釉地饰白色菊花纹。腹部施浅蓝色珐琅釉,饰缠枝莲六朵。底为蓝釉地饰缠枝菊花纹,双耳及柱足饰梅、菊等花卉。通体共用浅蓝、墨绿、红、白、紫、黄六色,釉色艳丽,晶莹细润,具有元代釉色特征。


02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形香薰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形香薰

   年代:元代

   尺寸:直径14厘米

   级别:一级

球形熏,器、盖各半。熏内有一小炉,连接大、中、小三层活轴相连的同心圆环,各环轴与炉耳轴交成十字形,无论如何转动,悬于三环中心的炉体,总能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倾斜,故又称“悬心炉”。


03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盘龙瓶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盘龙瓶 

   年代:元代

   尺寸:高23.5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9.1厘米

   级别:二级

瓶盘口,细颈,丰肩,铜鎏金錾花足。通体浅蓝色珐琅地,腹部饰掐丝填红、白、紫、黄色珐琅的缠枝莲花纹。花朵硕大,枝叶肥厚,伸展自如。其珐琅质地细腻洁净,表面光亮,具有宝石般半透明的效果。此瓶的珐琅质地和缠枝莲花的特点,具有显著元代作品之特征。


04

掐丝珐琅七狮戏球图双陆盘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七狮戏球图双陆盘

   年代:明早期

   尺寸:高15.7厘米,口边33x53.3厘米

   级别:一级

双陆,即明代流行的一种棋盘游戏。此盘长方形,下承垂云式如意座。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盘心锦地饰七狮对舞戏球。外壁开光内饰花果纹,底座饰缠枝莲纹。此器制作工整,动物纹饰新颖,是器型最大的传世明早期掐丝珐琅器,能够制作出如此巨大且纹饰如此繁复的器物,可见当时的掐丝珐琅工艺已经非常成熟。


05

掐丝珐琅甪端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甪端

   年代:明万历

   尺寸:通高36.5厘米

   级别:二级

此器既是一件精美的陈设器,又是一件实用的香薰炉。铜胎鎏金,头部与身体有活栓相连,四足踩于盘蛇之上。腹部中空,可以燃烧香料;阔口大张,用于出烟。通体采用掐丝珐琅工艺为饰,填以红、蓝、黄、白、紫等各种釉色。头部内侧后方有双线阴刻“大明万历年造”款。其造型生动,工艺复杂,釉色丰富,充分展现万历时期掐丝珐琅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06

掐丝珐琅狮纹瓶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狮纹瓶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17.4厘米,腹长9.3厘米,腹宽6厘米

   级别:二级

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工艺达到了清代的最高水平,此瓶即充分展现出这一时期的器物胎体厚重、镀金饱满、掐丝均匀等特征,是皇家御用掐丝珐琅器的经典代表作品。

狮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深受喜爱的装饰纹样,象征欢乐祥和、国泰民安,缠枝莲纹则是自域外而来的传统掐丝珐琅纹饰,二者有机结合,是中外文化汇聚于珐琅一器的典例。


07

掐丝珐琅海水龙纹笔架和水丞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海水龙纹笔架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15.2厘米,宽22厘米,厚5.5厘米

   级别:二级

铜胎,五峰山字形,或称为笔山。器表以宝蓝釉为地,两面均饰双龙捧缠绕绶带的“卍”字符,有祈愿万寿之意,顶有江崖,底饰海水。铜镀金连珠如意云錾缠枝花纹底座,座底中央凸起双龙,中间有阳文揩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


文物信息

   名称:掐丝珐琅海水龙纹水丞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9.1厘米,口径3.9厘米,足径7.2厘米

   级别:二级

铜胎,圆筒形。盖镀金,阴刻5只不同姿态的祥凤与缠枝花卉纹。器表以宝蓝釉为地,掐丝镀金饰双龙捧缠绕绶带的“卍”字符,周围祥云缭绕,底边饰海水江崖。铜镀金连珠如意云錾花纹底座,座底中央凸起双龙,环抱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勺铜胎,中部微弧,宝蓝釉地上饰缠绕绶带的卍字符和江崖海水纹,上方为铜镀金浮雕式龙首,下方为半圆式勺。


08

紫檀木边座嵌珐琅五伦图屏风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珐琅工艺广泛应用于清代宫廷家具制作及殿宇建筑装饰。此套清中期宫廷正殿明间陈设由屏风、宝座、仙鹤、甪端、香薰组成,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画面吉庆祥和,做工精湛,彰显宫廷威严华贵之气度,是掐丝珐琅工艺在清代宫廷陈设装饰中的典范。


文物信息

   名称:紫檀木边座嵌珐琅五伦图屏风

   年代:清中期

   尺寸:高294厘米,通宽395厘米

   级别:二级

屏风共五扇,中间一扇最大,向左右尺寸递减。紫檀木框,顶镂雕流云蝠磬纹帽,两边为雕花站牙,下置须弥式紫檀木底座。屏心以錾胎珐琅技法起线刻山水树木花鸟纹,五扇分别饰凤凰、仙鹤、鸳鸯、鹡鸰、莺五种禽鸟图案,分别表现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等五种封建伦理关系。

掐丝珐琅五伦图(局部)

虽为五扇,但组合时又似一幅完整的画面,远山近景,一条山溪横穿于画面的左右,构思巧妙,其工艺反映了清代中期广州的制屏风格。此屏风是珐琅家具制品中的一件重器。


精妙的工艺,流溢的色彩

成就珐琅之美

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4月20日

期待与您相约,进“宫”看展~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编辑:邹隆菲

审校:肖士维、肖煌

审核:匡恺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江西风景独好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