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脉络,印刻着城市的厚度,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记号。地名故事不仅记录了地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还寄托了人们的乡愁情怀。为了讲好永平地名故事,永平县围绕南方丝绸之路中的永平段,即从南方丝绸之路进入永平第一桥——胜备挢,到离开永平最后一道桥——霁虹桥,进行详细讲述。《永平之声》开设“地名故事”专栏,通过讲述永平地名故事,探寻那些地名背后的轶闻趣事,领略永平文化魅力,开启一场览古追今、寻根溯源的文化之旅。敬请关注。南方丝绸之路中的永平段,即博南古道沿路上要经过“九屯十三铺”,这一期讲述的地名故事是,南方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进入永平必经的第一铺——黄连铺。
黄连铺位于永平县北斗彝族乡黄连村,地处漾濞、永平两县交界的顺濞河边,因两条重要通道由此经过而小有名气。连接村子东西的是两条要道,一条是石板路,由青色石灰石铺成,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段,长约200米;另一条是滇缅公路,在村里呈“八”字状,“八”字的撇、捺末端分别是村子的西口、东头,路面从1938年通车至今都没改变,是用当地盛产的石灰石筑成的弹石路。石板路连接“八”字的两个底。黄连铺的农户们就住在这“一撇”“一捺”和“一横”之间。南方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在村里呈“八”字状,也更像“人”字状 黄连铺的得名,源于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两条通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古道上马帮歇脚的地方,故称为“铺”,加上村子周围遍生黄连树,故取名“黄连铺”,古时也写作“黄连堡”。黄连铺地理位置特殊,历来都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永平县志·卷十五》对黄连铺的叙述为:“负山襟水,为东北第二重门户”,在黄连铺发生过多次战斗。黄连铺也是商旅要道,徐霞客描述黄连铺:“有村踞小流之北坡,夹路成聚,是为黄连堡,始知此小流即双桥河也。饭于其处,山雨骤至,稍待复行。”作为要道,从此地经过的名人如李定国、朱由榔、徐悲鸿、李根源、杨慎等不胜枚举,杨慎途经黄连铺,曾在《杨慎·滇程记》记录:“打牛坪十亭而奇达永平县,有胜毕桥,观音山。谚云:娘娘叫狗山,九转十八湾。”“胜毕桥”即今顺鼻桥,在黄连铺以东五公里处;“观音山”即今叫狗山,在黄连铺以西五公里处。顺鼻桥、叫狗山、黄连铺是历史上相互照应的三个军事关隘。黄连铺老人传说,杨慎在黄连铺客栈小住时,曾将茴香绑到山羊角上,山羊不断回头想吃到嫩绿的茴香,可怎么也吃不到。有的人以为杨慎搞恶作剧,但有人说杨慎是:老羊(杨)望茴香(回乡)。这个传说何尝不是杨慎“中原回首逾万里,怀古思归何限情”(《杨慎·霁虹桥》)的真实写照。
滇缅公路,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曾经在这条抗战生命线上日夜奔忙车辆达1万多辆,通过滇缅公路投入战场的中国军人达40多万人。是一条支持正面战场,供应抗战给养的“生命线”,是抗战时期祖国西南边陲的“大动脉”。
如今作为永平县北斗乡民族团结示范点的黄连铺,家家户户和村民之间都能相互包容、相互忍让,和谐共处,具体体现在三个“共”上:共饮一股水,38户共同架了一股水,水不大,从来没有村民反映水不够喝,水源小的时候,小组实行定量定时供水,大家都相互谦让,从不相争。共埋一座山,黄连铺的村民来自全国各地,但大家死后都葬在同一个叫三见湾的山上,大家这样做体现的是各民族活着的时候同村同处,死了也要做友好的邻居。共种一棵树,这棵树就是每一家黄连铺人绿化树里不可缺少的石榴树,而且石榴也逐渐成为黄连铺人新增收的一项产业。昔日马帮铃声不断的古驿站,如今变成了安居乐业的宜居地整个黄连铺的发展,都离不开博南古道和滇缅公路这两条重要的国际大通道。因为这两条路,往来的客商、筑路工人有的在这里驻留、结缘,结婚生子;因为这两条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发扬光大;因为这两条路,打开了黄连铺村民的眼界,让他们跳出农门,走出大山,向外发展。一条古道,贯穿古今,一条公路,凝聚人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因路而驻留、因路而结缘的黄连铺人世世代代在此地安居乐业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