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迎来一项重要人事任命。据四川日报报道,在政协甘孜州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张通荣以高票当选为政协甘孜州第十四届委员会主席,这标志着这位在汶川地震重建中表现突出的藏族干部,正式迈入正厅级领导岗位。
张通荣的人生轨迹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藏族干部,他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韧品格。担任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期间,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为灾区重建贡献了巨大力量。重建三年间,他放弃了几乎所有节假日,累计加班近9000小时,体重更是骤降20多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从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到县长,再到县委书记,张通荣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他的带领下,汶川不仅完成了灾后重建,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他调任阿坝州发改委主任,将重建经验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2016年,他重返汶川担任县委书记,继续为家乡发展倾注心血。
2023年,张通荣调任甘孜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展现出更宽广的政治视野和管理才能。面对理塘县原县委书记主动投案带来的治理挑战,他在2024年9月临危受命,兼任理塘县委书记,展现出优秀的危机处理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张通荣始终保持着朴实的情怀。他曾深情地说:"最美好的经历是守望相助的时候。从电视、收音机,从群众关注的目光中,我深深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种深厚的为民情怀,使他在各个岗位上都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此次当选甘孜州政协主席,是对张通荣多年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他政治生涯的新起点。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他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成功实践。相信在新的岗位上,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干,为甘孜州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张通荣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就,更凸显了党在民族地区干部培养方面的远见卓识。作为一名藏族干部,他深谙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需求,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像张通荣这样的少数民族干部,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一重要理念。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望未来,相信张通荣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甘孜州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他的经历也将激励更多少数民族干部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才华,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回顾张通荣的从政经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汶川地震的废墟中走来,到如今担任甘孜州政协主席,他的每一步都深深印刻着为民服务的足迹。这种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正是新时代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