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出来,国人感到振奋。也有人感到奇怪:我们年年过的春节,怎么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在此次申遗文本中,对“春节”是这样介绍的。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是与中国人情感关联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社会实践。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多年前就指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非常严格,有着上千年历史、正被14亿人传承的中国春节成功申遗,当之无愧实至名归;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家族里,其非同凡响的分量不言而喻。
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拍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图/新华社
春节申遗成功,再次折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中国文化得到全球认同和尊重的又一范例。春节,堪称中华文化集大成的节日,是中国人情感最温暖最真挚的载体。春节回家过年,蕴含中国人团圆美满的家庭观念;贴福字、贴春联、贴年画,表达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精神追求;祭祖敬先,彰显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社火、灯会,表现中国人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中国人的春节风景蔚为大观,凝聚亿万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诠释中国人和合共生的高妙智慧,寄寓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春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这一文化符号的普遍价值获得国际社会认同,表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心心相印。
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拍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中国代表团向前来祝贺春节申遗成功的代表赠送红包。图/新华社
春节申遗成功,也是这一节日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的体现。2023年12月,春节正式被列为联合国假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从悉尼海港大桥的烟花表演,到圣彼得堡圣三一桥上的“中国红”;从纽约时代广场的春节灯光秀,到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舞龙舞狮,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种形式庆祝农历新年。中国年逐渐变成“世界年”,春节早已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春节是中国的非遗,也是全人类的瑰宝。世界各地的人民在春节里感受快乐祥和,何尝不是对世界太平、家家幸福团圆的期盼?
2024年2月11日,正月初二,地坛公园南门,市民排队进入地坛庙会。图/新京报
春节申遗成功,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象征,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见证,是对中国保护非遗力度的肯定。令人自豪的是,我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包括春节在内的非遗,越来越具有世界性;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跨越山海,可以让更多国家的人民感受中国文化的非凡魅力,看到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表情,加深对中国的认知和友好。
插图 李嘉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守旧的,也是开放的。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乙巳蛇年,期待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更加多姿多彩,期待全世界一起过个非遗的大年。
★ 推荐阅读 ★